很多网站都打出车险团购的旗号,为车主购买车险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可以讲低价是吸引车主的决定性因素。团购组织者也宣传个人购买更便宜,令车主被低价车险吸引,参加车险团购。车险团购真的会价格大打折,给车主们带来实惠吗?相关的调查显示,实际上车险团购并不如承诺的那么美好,在低价格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不少隐忧。
隐忧之一:没有免费的午餐,团购网站要维持日常运营,需要赚取差价。一些网站以买车险多为由,向保险公司索取优惠,以低价“批发”到车险,然后加价卖给车主,赚取差价。因为价格不透明,参加团购的大多数不知道别人的折扣是多少。
隐忧之二:缺乏保险知识,不懂得规范操作。据了解,目前组织车险团购的一些网站、团体和个人等,他们从事车险团购大多不超过一年,普遍缺少保险知识,不懂或很少懂得购买车险必须合法、合理进行,全方位考虑,规范操作。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即挑选保险公司时“唯价格论英雄”,谁的价格便宜就选谁,并不考虑具体保险责任和售后服务等关键性的问题。正因为此,有参加车险团购者向本刊反映:组织者甚至连最基本的保险知识都不懂,只是一个劲地拍胸脯保证“市场最低价交易”。试问,这些组织者对车险都不了解,又怎能帮车主买到合适的保险?
隐忧之三:私自承诺,无法兑现。还有的团购组织者为壮大团队,常常私自承诺:一定帮助入团者理赔。但当投保者真的出险,原先的承诺便打了水漂:曾经拍胸“帮助理赔”的团购组织者,要么百般推托,要么连人影都找不到。为此,某车险团购网的人士披露说,一些团购平台经常“打一枪、换一炮”,通过恶性压价赚取高额差价后,马上改头换面另起炉灶,早先的那些所谓承诺只不过说说而已,怎能当真。
还需指出的是,目前,车险仍然处于亏损的边缘乃是一个基本事实,即便有保险公司为了冲规模而给车险团购较低折扣,也让人怀疑将来的服务质量能否真的到位。首先,如果保险公司盲目扩张业务,必然容易出现理赔人员不足的情况,理赔人员不足,哪怕保险公司真的想提高服务质量,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类情况,其实不是早有前车之鉴吗?上海某保险公司曾以低价占领车险市场,规模扩张了,但理赔人员等硬件措施跟不上,无法及时查勘理赔,结果该公司的客户投诉落得个最多。
另外,车险团购以前只针对公务车,后来转向大企业的员工、公务员等,团购价格往往优惠10%左右,这也表明了车险定价从人从车的原则。多数保险公司经历过车险价格战考验后,眼下已不大愿意接受通过网络自由组团的私家车险团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投保的是私家车,何况还要求保费打折,其经营风险保险公司怎能不加估量。沪上某知名保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就坦率地说:私家车险团购还隐藏着另一种风险,就是团购组织者联合客户骗赔,在代理赔过程中通过编造、扩大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保险公司监控骗赔的成本很高,岂可不谨慎对待。
车险从业人士指出:拿到保单仅仅是车险消费的开始,并非付完钱就可高枕无忧。车险延伸服务、定损理赔服务等都是保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买车险切忌只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