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
2011年,北京保险业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变化,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业务规模保持稳定,调结构、转方式取得进展,行业风险基本可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行业形象逐步改善。 一是业务保持平稳发展,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北京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21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财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身险业务588.4亿元,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2家产险公司和5家寿险公司,在京保险分公司和直接经营业务的保险总公司达 95家,专业中介法人机构357家,兼业代理机构6929家,保险营销员7万人。截止2011年底,在京保险公司资产总额3132.3亿元,较年初增长22.4%。行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二是结构调整持续深化,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受外部环境和监管政策影响,保险业务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产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在上年较高平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9.5亿元,增长23.9%,其中货运险和企财险增速分别为36.2%和19%;全年共实现承保利润6.9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寿险公司寿险新单期交率为25.8%,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其中银邮渠道期交率从11.7%提高至14.2%;10年期以上期交业务占比达到47.9%。寿险公司退保金支出49.7亿元,退保率2%,退保风险基本可控。 三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保险保障功能提高。2011年行业累计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32.8亿元,同比增长23.8%,高于保费增速21.8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121.1亿元,同比增加26.7%;寿险公司赔付支出111.7亿元,有效发挥经济补偿作用。共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2280亿元,较年初增长19.7%,累计为首都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财产和人身保险保障57.0万亿元,同比增长36.8%,保障能力继续增强。其中农业保险继续深化,实现保费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7.5%;为20.3万户参保农户提供了122.9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比增长28.1%;累计支付赔款2.9亿元,同比增长22.4%。安全生产责任、公众责任等各类责任保险试点稳步推进,责任险保费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3.6%,居产险公司业务规模第四位。建立了行业健康险管理信息平台,促进健康险经营数据积累、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全年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5.3%;赔付支出25.5亿元,同比增长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