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三季度保费收入统计分析及发展建议
今年我省全省生产总值平稳增长,与上一季度相比,我省GDP增长将近39个百分点。然而,我省保险业的原保费总收入却不容乐观。保险业第三季度原保费收入共计577420.75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41578.8万元,寿险保费收入381996.39万元,意外险保费收入15759.61万元,健康险保费收入38086.88万元。参考今年前两季度的数据,总保费收入从第一季度的782438.76万元到第二季度的643386.23万元,再到本季度的577420.75万元,数据清楚的表明:我省今年原保费总收入正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而本季度原保费总额的持续下降,主要来源于财产保险及寿险保费收入的持续下降。今年,我省第一季度财险保费收入共计196944.16万元,第二季度则下降到163410.39万元,本季度更是下降到141578.8万元,相比上一季度,跌幅达到13.36%。寿险方面也面临同样的状况,保费收入由第二季度的402874.9万元,下降到381996.39万元,跌幅为5.18%。与此同时,健康险保费收入在第二季度突增到65.23%,之后本季度又回落到38086.88万元,与第一季度相持平。意外险方面,今年三个季度的意外险保费收入基本保持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
保费收入受社会宏观经济形势大背景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本季度原保费总收入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前紧张的经济形势的影响。第三季度以来,本来就已萎靡不振的证券市场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大盘持续走低,投连险投保率不断降低甚至出现退保的情况,导致保费流失。与此同时,卷入“炒股热”“基金热”的许多百姓乃至企业,在熊市之下都面临资金套牢的状况,再加上物价指数稳固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成本及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百姓与企业面临收入减少与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投保率有所降低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便是投保,客户也是本着节约的原则,尽量选择保费较少的险种,这无疑都直接导致了原保费收入的降低。 当然,紧张的经济形势只是保费收入降低的一个外生原因。福建保险业自身也有许多需要自省的地方。福建与浙江毗邻,地理条件相似,产业发展结构也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在同样的经济大背景下,浙江省的保险密度却比我省大得多。浙江省本季度人均保费315.27元,而福建省人均保费仅为167.3元,几乎只有浙江省的一半,这说明福建保险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福建第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就福建省下一季度的保险业的发展提出几个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本省出口信用保险,变国际金融危机为信用保险机遇。 自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出口贸易环境恶化,国外买方拖欠货款案件频频发生,使得出口企业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投保积极性也大大提高。1-9月份,福建出口信用保险分公司共签发保单195件,同比增加89件,实现保费收入4718万元,同比增长37%,高于同期财险保费收入,增幅达18个百分点。这就说明,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笔者建议,我省应借此机会加强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宣导和产品宣传,增强出口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投保的积极性。同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身也要进一步加大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以满足更多出口企业的投保需求,增加保费收入。 二、进一步发展农村保险市场,拓宽保费收入渠道。 我省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全省共有镇593个,乡339个,村级组织14952个,住户576.94万个,农村人口总量达1403.1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0.7%,所以我省农村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为此,我省保险业应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示,发展农村保险,尤其是农村小额保险,提高农村保障水平,增加原保险保费收入。 三、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提高民众风险意识。 我省的保险密度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保险公司在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创新性的同时还应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增强民众的风险意识,提升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提高人民投保的积极性,从而拉动保费收入的增长。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