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车险顶包案 三人后悔进班房
7月27日,启东市法院刑庭对一起过失致人死亡顶包案件当庭作出判决,被告人熊某、苏某、刘某分别因包庇罪、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年零七个月和两年。面对这一结果,三名当事人懊恼不已,怎料以身试法身陷囹圄,可惜世上无后悔药!
自认高明合谋调包计 熊某、刘某均是苏某的老乡,在同一砖瓦厂打工。2008年元宵节两天前的中午,熊某让刚开车回到厂里的刘某为其装运一车砂石。刘某欣然答应,并倒车准备出发,悲剧就在此刻发生。熊某刚满16个月的儿子正在车后玩耍,刘某未能及时发现,车轮一下子碾在了小孩身上,其虽被火速送往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抱着儿子的尸体回到厂里后,熊某悲痛万分,想到了赔偿问题。然而,刘某既无驾驶证又无车辆保险,更无力赔偿,这让熊某的心里凉了半截。无奈之下,他狠狠地将“你看着办”这句话抛给了刘某。“自己没钱赔不说,搞不好还要吃官司,怎么办呢?”无助的刘某找来苏某商量对策。 望着一脸愁苦的刘某,与之素来关系不错的苏某计上心头,他既有驾照又有车辆保险,与刘某替换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自己最多判个缓刑。他把想法说给刘某,令刘某喜出望外。随后,两人找来熊某并和盘托出了计划。知道自己爱子的赔偿金有了着落,熊某也当即答应了下来。于是,三人精心伪造了事故现场,并报了警。2008年3月6日,他们通过启东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顺利签订了苏某和熊某之间的3万元赔偿协议,并私下另订协议,由刘某承担一切,熊某还从厂里拿到了12万元的补偿金。 购买“赃油”牵出案中案 话说苏某,他是一名来启打工多年的重庆籍民工,一直开农用车为砖瓦厂送货挣钱。2008年上半年,因国内柴油供不应求,各加油站临时采取了限加措施,因此他每次只能加到半箱油,收入顿时少了很多。不甘心的苏某四处打听黑市渠道,在获知有人销售盗来的柴油时,便千方百计联系到对方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先后5次从盗窃者手中购买了1200公升柴油。2008年7月,随着“偷油鼠”的落网,苏某购买“赃油”一事被启东警方循线查获,继而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警方刑事拘留。 在看守所的日子里,苏某的内心一直忐忑不安。因为他刚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他悄悄问同监舍的狱友,这是否对再度犯案产生影响?得到的回答是缓刑可能被撤销,并要收监执行实刑。不死心的苏某,又从警方那里得到了确证。苏某寻思,就后罪而言,顶多判个一年半载,要是前罪收监,那可能实刑达到三年。思量再三,他向警方申诉,先前的过失致人死亡是代人受过,真正的案犯不是他,并一一道出了原委。 玩耍伎俩终究吞苦果 接苏某申诉后,启东警方依法传唤了刘某和熊某,并迅速查实了三人的调包一案。接到警方的案情通报后,启东市法院于2009年2月23日作出了对该案进行再审程序的裁定,并于4月27日作出撤销苏某原有判决的裁定。随即,警方对熊某和刘某执行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最终,熊某、苏某、刘某三人算尽机关,仍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
<< 交强险能否单独购买车险投保面对“老王卖瓜”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