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车险市场浮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热点话题。支持方认为,费率的市场化可以促进竞争,改变保险市场上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现象,并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反对方认为,人为控制价格,会扭曲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各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2010年6月以来,保监会在深圳试点实施的机动车险浮动费率允许保险公司在商业车险上自行设定参数以计算保费。据统计,深圳地区的平均保险保费在2011年3月至6月间降低了4.6%,而同期个人车险保费降低了6%,团体车险降低3.6%。所以,从目前的实验来看,浮动费率对费率的影响尚无定论。即使这样,不可忽视的是,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保险公司刚刚进入平稳经营,尚有许多资本、管理、技术及系统上的问题亟须解决。放开费率可能会直接导致恶性竞争,再次扰乱刚刚建立起的市场秩序,尤其不利于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这个已经非常集中的车险市场中稳健的发展。
此外,在车险市场发展之初,各保险公司主要通过代理佣金竞争渠道客户,直到2009年,保监会开始规范佣金管理。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公司开始着力发展直接销售渠道,尤其是电销。到2010年,各大公司的网销和电销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开始转向通过诸如快速理赔等差异化服务来争取客户。国外的保险公司,如美国的State Farm,成功通过代理渠道获得在车险及个人险市场的稳固竞争优势;如Progressive,通过技术的创新而实现优选客户,从而获得远远高于同业的利润率;如Suncorp,通过并购获得在市场上的规模优势从而获得更强的话语权;如QBE通过国际扩张,在短短十几年内成长为国际领军。在中国,下一个销售渠道的亮点在哪里?保险公司怎样才能在竞争中成功转型,华丽升级? 影响车险市场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外资保险公司参与的间接限制。因为交强险不在WTO入世承诺中,所以,目前保监会仍不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开展交强险业务,而一般消费者都是打包购买交强险和商业车险,这就导致外资保险公司无法在车险市场有效竞争。但目前市场上亦有声音认为,如果保监会撤除这一障碍,将外资保险公司引入车险市场,可能会通过示范作用,将国际市场先进成熟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体系带入中国,从而降低车险赔付率,更有可能降低本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开始涉足中国市场,比如CV Starr已经获得了上海大众保险公司20%的股份及管理权,IAG则获得了天津渤海保险公司20%的股份。这些世界知名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