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风生水起 车险暗战不止
08年上半年,上海保费收入343.87亿元,同比增长43.74%。其中,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67.30亿元,增幅为56.74%;产险公司保费收入76.57亿元,增幅为11.45%。
寿险市场上,银保业务一如去年高歌猛进,直接推动了寿险保费的高增长。而在产险领域,竞争焦点依旧在于车险业务,各家公司在监管明线下暗流涌动,以手续费换业务层出不穷,这给车险实现赢利蒙上了阴影。
银保高增长续势难
银保的井喷始于去年,在个险疲态、团险不前的背景下,银保业务倚靠资本市场利好的东风,凭借投连、万能等投资型险种打开了局面,而这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沪上银保业务保费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179%,在总保费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7.8%上升至48.3%,而同期个险和团险的增长仅为12%和20%。
人保健康、新华、泰康分别以33.7亿元、21.5亿元、15亿元的半年成绩单领跑银保市场,而国寿、海康等公司的银保增长都在50%以上。在险种导向上,万能险取代投连险成为银保的主要推手:人保健康的“常无忧”、新华的“至尊双利”都是公司主打险种,惟有泰康依靠“赢家理财”为投连险撑起了门面。事实上,随着资本市场的震荡走低,投连险的销售业绩已呈现出逐月走低的趋势:素以投连险做银保“家底”的联泰大都会、中德安联、生命人寿等半年的银保业绩几乎都是原地踏步。
然而,银保业务高歌猛进的背后并非“歌舞升平”。业内人士表示,银保业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并不是核心的盈利业务,但对于短期内“做保费、冲规模”却能立竿见影,这样的业务增长能否维持长期性尚难断言。上海保监局于6月底召开了专门针对银保业务规范发展的会议,听取各公司上半年银保的经营状况,力争避免银保的大起大落。
而事实上,下半年银保市场要复制上半年的高增长业绩难度极大。首先是资本市场的影响。经过大半年的盘整走低,客户对投资型险种的偏好不如从前,那些偏重保障、保底微利的险种更受青睐;而多家保险公司已经调整了产品策略,将在下半年重点发展分红险以及重疾险等传统型险种。而在银保渠道方面,随着下半年银行参股保险公司正式启动,很可能出现渠道垄断的现象,银保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可能将有改变,银保收入总销量极可能下降。
车险硝烟浓赢利难
“车险经营不规范,行业内和社会反映强烈。”在7月15日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直指车险的不规范市场秩序:“车险业务占产险业务70%以上,数据不真实、理赔服务质量差是车险业务的突出问题。”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