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被允许全面进入 交强险亏损背后的千亿市场

;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交强险对近年来商业车险投保率的上升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交强险实施以来,机动车投保率从2005年末的36%提高到2010年末的49%,汽车投保率由58%上升到79%。

  以一年4000元的汽车“全险”保额为例,交强险仅在800元左右,剩下3200元均为商业险,因此,在小幅亏损的背后,是更大份额的盈利空间。“其目标更多在于交强险之外的商业车险,如三者险、不计免赔、车损险等。”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透露说,交强险的开放打开了外资险企进入车险领域的“绿色通道”。

  狼来了?

  保护伞拿开,外资险企涌入,中资险企大呼“狼来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外,交强险已运作多年,外资险企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在中国的大门敞开之后,外资险企的涌入将使原有市场份额彻底翻盘,行业洗牌之后,中资险企将落于不利地位。

  而利好的信号刚刚释放,外资险企就已一片欢腾。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第一时间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苏黎世有丰富的车险运作经验,非常愿意参与到国内车险业务经营中。”

  美亚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房晓晓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美亚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有成熟的经营经验和服务机制,我们将根据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入,现已积极准备包括人员、培训、理赔服务等。”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乐观来得早了些,车险市场的改革还有待于开放政策具体落实,其中包括开放的时间表以及范围等,外资保险公司的布局也需要时间。

  “放开交强险后,外资的市场份额并不会增加太快,一是因为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而网点的建设、人员的配备、后援的升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二是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说,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只有不到一半经营商业车险业务,缺乏经验积累和数据支持。”林同文表示。

  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袁颖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外资险企一定不会盲目在车险市场上疯狂追逐份额。外资险企进入交强险市场可能采取的策略还是会开拓、深耕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同时以其他创新的产品与车险联动。”

  与中资险企“广撒网”的策略不同,“外资险企的优势在于经营高端客户市场,如100万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