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分支机构资源配置 解决车险理赔难
。建立行业理赔服务资源配置基础标准,督促公司改变大一统的费用预算体制,对理赔和培训研究等单独下达费用预算,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理赔工作流程,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车险条款费率,建立车险产品跟踪监管机制。加大绝对免赔额费率系数优惠幅度,改变2000元以下小额赔案案件占用资源过多现状。严把产品审批关,要求公司上报产品审批的同时,制定理赔说明书,明确理赔流程、时效以及赔付计算标准等,并向社会公众公开。完善车险定价机制,费率测算中明确理赔资源最低配置投入比例,建立产品销售使用后的数据跟踪和监管机制。 (四)加强对理赔服务的监督检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与客户权益密切相关环节的监管要求和处罚措施;完善现场检查指标体系,突出对机构关键服务指标和测评结果的分析运用,深入开展车险理赔现场检查工作,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建立信息披露和公开监督机制。建立对公司理赔服务关键指标等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建立理赔服务监督机制,聘请监督员、消费者参加理赔服务测评,拓宽公众监督渠道,向社会公开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车险平台功能。统一车险信息平台字段含义及数据指标,提高车险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强化行业车险信息平台功能,实现车险每一赔案全流程监控,丰富监管手段,与监管统计信息系统形成有效衔接和补充。 (七)建立理赔服务人员培训以及准入、退出机制。完善行业人才培养和后续教育机制,与大型汽车制造厂商和高校合作,成立行业人才委培中心。建立行业车险理赔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制定车险理赔人员的准入、培训、定级、失信惩戒和退出机制,对车险理赔人员实现系统化、动态管理。 (八)建立车险数据研究分析中心。整合行业资源,加强合作,建立全国车险数据研究分析中心,加大对汽车驾驶安全、事故碰撞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引导行业加强车险经营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充分发挥车险经营结果对道路交通畅通、汽车制造安全、驾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车险专业化经营水平。 (作者系宁波保监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