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分支机构资源配置 解决车险理赔难

力配置集中在总公司后台,分支机构中、后台支持偏弱,过分依靠总公司,与现阶段理赔基础标准缺失、分支机构查勘定损等岗位人员自由裁量度较大、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现状形成矛盾。

  (六)资源配置落后于外部环境变化。资源配置未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以宁波地区为例,2010年,宁波交强险诉讼案件达到3369件,涉及赔款1.6亿元,交强险涉人伤案件126890件,占总案件量的60%,亟须公司配置经验丰富的人伤、法务等人员,但截至2011年底,多数分支机构尚未健全相关人员配置。

  理赔资源配置问题原因分析

  (一)发展观念存在偏差,客户服务意识不强。大多数公司经营理念还停留在抢业务、拼市场上,经营短视。尽管客户服务的相关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家财险分支机构的文件和广告宣传中,但简单拒赔、客户报案定损后置之不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二)理赔资源配置缺乏标准,规划性和前瞻性不够。保险公司尚未建立理赔资源配置测算模型,资源配置缺乏基础标准,对于理赔运行效率、人员效能缺乏数据跟踪和分析,造成业务结构在变、客户需求在变、经营效益在变,理赔环节投入比率却一直不变的怪现象。

  (三)考核和费用管控机制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目前,各家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经营考核大都采用利润和保费规模相结合的模式,理赔运行时效、客户满意度等反映公司潜在价值的指标未纳入“一把手”考核,分支机构各个运营环节的费用预算均与保费规模和考核任务达成挂钩。

  (四)人才匮乏,培养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公司仍采用原始的师徒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公司未建立人才梯队培养长效机制,加上学生生源较少,工作吸引力小,分支机构理赔人员配置需求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

  (五)行业创新意识不强。行业整体创新意识较弱,缺少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缺乏对行业普遍性问题和典型问题的研究,一些公司虽然看到车险经营中的薄弱点,但由于投入成本高、产出慢,仍一味沿袭现有经营模式,不求创新和改变。 

  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发展和竞争理念。从横向看,外资公司即将进入我国车险市场,新一轮的车险业务竞争即将打响;从纵向看,业务的快速发展、客户的多层次需求、社会多方的关注,财险分支机构车险业务经营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客户服务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提升行业车险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二)建立基础标准,引导资源配置优化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