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信息平台上线 价格却在快速上扬
一张保单,大保险与小保险之间报价往往相差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随着保险法规越来越规范,一批小保险公司(中介)生存已越来越困难。“车险业务集中化已大大提高,大部份业务都集中在平安、人保、太平洋旗下,其他公司生存空间很小。”一位保险业务员表示,在市场终端,消费者面对的均是几大强势保险公司。 平安保险广东分公司人士承认,以往车险往往有低价竞争出现,随着共享平台使用,各大保险公司将不再把价格作为竞争点,而转为依靠提升服务水平、塑造品牌等途径展开竞争。 不过,车主林小丽对此质疑,她称,“保险公司集中度提高,我们反而选择少了,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利益受损害?”林小丽表示,这几年来,保险公司会隔一段时间对车险进行提价,这是否由于垄断而造成的利益联盟在作怪? 车主信息共享,谁来监督资料保密性? 随着车险信息集中平台的上线,不少消费者开始接到“骚扰”电话。李明的车险4月12日就到期了,最近他频频接到一些保险中介的电话,并称给他的车险作方案。李明很是纳闷,他的车刚买一年,仅仅买过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为何现在全广州的保险业务机构都能找到他? 过年前后,车主苏小姐接到众多莫名其妙的电话,有让她买基金的,有问她买不买房的,甚至还有向她推销减肥药的…… 一位保险界资深人士透露,很可能这些车主的资料被泄露了,流到社会被其他人利用了。 据了解,在全国商业险共享平台上线前,各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会被要求将各自公司投保客户的姓名、车牌号以及过往的承保、理赔信息录入到该平台中。保险行业协会的想法是,不仅保险业务部门能查阅承保车的理赔、承保信息,以后车主还可以登录车险信息数据库查,看看自己车辆的保单信息和理赔记录,而且未来平台还会与交警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数据库共享资源,还能查阅车辆的违章信息以及纳税信息。 不过,车险信息集中平台何时才能与交警部门的数据库对接?保险业人士则无法给出答案,由于合作要在两个不同行政部门之间进行,需要进行多种协调,联网工作遭遇多重困难,短期内仍难实现。 在不少网友看来,“平台推出主要是对保险公司有好处,给车主没带来什么好处。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个系统看到车主的姓名还有车牌号,有什么制度可以监督他们,不让他们把我们的资料泄露出去?” 更有专业的人士建言,“这个车险信息共享平台不应只显示车主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