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信息平台上线 价格却在快速上扬
“我的车每年都折旧,但商业车险却越交越贵!”“我买了车身划痕险却不敢去修,为的就是把明年保费降下来,这险买了不等于白买?”“小保险公司少了,每年几家大保险公司都集体涨价,谁来保证我们的选择权?” 随着许多城市设立的商业车险信息平台上线,众车主对其力促规范汽车保险业充满期待。但是,针对汽车保险的购买、使用环节,不少消费者也吐露了不少不满,这不但让我们看到现行保险条例仍待规范的盲点,也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制定法规,令商业车险回归原本的职能———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诉求点上来。 理赔超3次,保费翻了一番 今年元旦过后,广东车险信息集中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一辆车过往的车险消费信息。随着商业车险信息平台开始上线,不少消费者反映:车险价格开始上扬。 本年度缴纳的保费要比上个年度高,这与大家传统的“每年汽车都会有折旧,保费应该越来越便宜”的想法背道而驰。上周,车主郭先生称,去年,他的车险才缴了1000多元,今年却要缴2000多元。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他上一年度车险理赔次数超过3次,如果今年仍在同一家保险公司续保,不仅没有7折优惠,车险保费还会上调。 不少网民对车险提价表示抗议:“保险公司是自负盈亏的机构,每次的利率调整,都是对他们有利,消费者总是处在弱势。”“现在还有保险公司规定,若超过太多次数(如有的公司规定超10次)还有可能拒保,消费者毫无办法。” 太平洋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车险部有关人士称,随着商业车险信息平台的上线使用,以前那种“打一枪换个地儿”转保险公司以减低保费方式的确已难以实现。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反而少了? 前文提到的车主郭先生本想换另一家保险公司来继续享受车险保费优惠,但咨询多家保险公司后发现,由于他们了解到郭先生理赔次数超过3次,给出的报价都差不多。 “我记得以前可以选择的保险公司很多,而且每个公司的报价都会有很大差别,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保险公司来下单。为何现在反而选择范围小了?”郭先生忍不住抱怨。 精通多家保险公司条文的某4S店保险负责人表示,在商业车险信息平台未开通之前,大大小小很多保险公司包括一些保险代理中介十分活跃,大公司的保费相对贵些,而一些小保险公司或是保险代理中介为了获得业务让利给消费者,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