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统一工时标准 保险修车少见纠纷
公司理念,积极参与和制定合理的事故车修复标准工时,降低修复费用成本,实现汽车修理业务经营的效率化。
1.自研中心成立的背景 自研中心成立之前,日本的汽车修理费用市场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按区域和维修项目形成了一种随意的行业价格,以“各自为政”的方式存在。随着20世纪70年代汽车的迅速普及,加速了车险事故的增加,导致了车辆维修环境的恶化和修理费用的高涨。保险事故车修理成本的提高进而导致赔付率的恶化,推高了车险保费,使汽车消费成本大幅提高。这些都成为阻碍汽车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 因此,保险行业、汽车修理行业和消费者中开始出现了制定较简单的修复费用核定标准的声音。为了提高汽车保险的定损效率,建立健康的修理市场,日本主要的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自研中心。 自研中心参考国外的一些经验,开始研究制定汽车修理的标准工时,并于1976年首次发布了《事故车修复标准工时表》。 2.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自研中心刚成立的时候,主要通过对车辆进行常规的修复,并计算修复所需时间的方式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首先要把条件制定成比较接近市场上普遍的修理方式。如车辆选用已经行驶2万-3万公里,油漆损伤和生锈较轻度的车辆。修理工厂模拟成配备电焊机,车体校正机械等基本器械的普通维修工厂,技术人员有3年左右从业经验的人,所使用的零部件是汽车厂商的原厂正规零部件,且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合理地进行维修为准。 但是,对每一款车型进行实际修复的方式计算标准工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力,效率低下。从1985年开始,自研中心到国外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引入了基表方式。基表方式是指,已经通过实际测试检测出来的一些基本修理方法,通过统计的方式,得出合理的修复时间,如拧紧一个螺丝的时间,加工一处焊点的时间等,把这些基本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作为基数,制定通用的基数表格。之后,制定每一个新的车型标准工时的时候,只要研究新车型的结构,就可以通过统计的方式制定出标准修复工时。这样,制定标准工时的效率大幅提高,所能研究出来的车型更多。现在自研中心每年可以制定国产和进口车40个-45个车型的标准工时。 3.自研中心制定的主要标准工时 自研中心主要制定如下事故车修复标准工时: (1)拆装更换标准工时,即损伤零部件的拆装和更换所需的标准工时,是按照每个车型来制定,该标准在汽车修理行业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 (2)补修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