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行业标准制约电销车险发展

总公司集中,电销坐席不了解当地市场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当地客户沟通时存在困难。

  (四)缺少行业服务标准

  目前,电销车险服务的依据主要依据《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规定:"建立统一的售后服务制度,完善电销业务单证管理、配送、收费及结算流程,并加强对电销业务的接报案、理赔及投诉处理等售后服务。""电销业务的出单、送单、收费、理赔及后续管理等原则上应当在保险标的所在地进行,并实行属地管理。"上述规定主要是原则性的,而在电销车险的电话服务、承保受理、客户回访、理赔服务等各个环节,仍缺乏更加细化的服务标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五)公司的管控需要提高

  一是部分公司没有按照监管部门规定建立相应制度。根据保监发〔2007〕32号第九条规定,公司应当"建立电销专用产品独立核算制度。电销专用产品相关的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营业费用等应在财务科目上单独记录、统计与核算。不得将非电销业务记入电销业务渠道项下。"调研中,对电销车险的条款费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如新车使用交通违法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使用错误、滥用续保系数等调节因子使用问题。

  突破电销发展瓶颈的

  四条途径

  (一)产品差异化,提供丰富产品

  产品产异化需要从综合产品定位、质量、价格、市场空间、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等方面去综合考虑。一是细分市场。如可选择其中一种家用品牌车进行分类,或者按风险类别、被保险人、地域等进行分类和不断地进行市场再细化,形成差异化产品。二是按照被保险人的不同风险需求,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三是除价格优惠外,探索形成具有不同于传统车险产品的电销车险条款。

  (二)服务标准化,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推行电销车险话术、用语的标准化。在电销车险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各财产保险公司,根据电销车险经营的需要和存在问题,借鉴电信等电话服务较为成熟行业的先进经验,制定形成行业的标准话术或规范用语。如规定犹豫期、保险责任、免责条款、注意事项等一些投保人必须知道的信息必须按照行业标准提示,有效防止误导,减少日后赔偿纠纷。二是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对已设计好的话术进行模拟测试,在运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促进电销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对于误导、骚扰等影响客户利益和保险业形象的违规行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