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险业车险理赔反欺诈建设

  最近据媒体报道,北京警方历时百余天成功侦破一起保险诈骗案。北京海淀区一家汽修厂与部分车主及个别保险公司业务员相互勾结,采取故意制造事故或扩大损失等手段,通过利诱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以及对保险公司投诉、司法诉讼等方式,从保险公司骗取大量保险金,涉案金额近700万元。犯罪团伙使用假身份证、假公章等方式伪造理赔资料、利用非被保险人银行账户套取理赔款,以及 “黄牛”购买案件扩大保险事故等方式反复多次进行骗赔,为何保险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中国保监会今年以来针对行业顽症,即销售误导和理赔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整治工作,直接促进了业内领先的产险公司推出“简单快赔”“闪赔”等社会影响较好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但是保险公司如何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把控好理赔环节的风险,有效防范保险欺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那么,保险公司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借以将妄图骗取不当利益的违法之徒识别出来?德勤认为,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这次涉案的财险公司车险而言,必须一方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在事前有备无患;另一方面则应当引入新型的理赔反欺诈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在后台做好监控。利用“组合拳”的方式,在有效控制欺诈风险的基础上提升理赔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就加强车险理赔的内部控制建设而言,需要从规范车险报案、受理、调查、核赔,以及赔款给付等环节入手,各个环节都应依据其面临的不同风险制定关键控制活动。

  在接报案环节,电话中心坐席在接到报案电话后询问并记录其提供事故的基本信息后,应当逐步实现系统依据报案人报供的信息与后台反欺诈数据库自动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然后依据其风险评估等级,进入不同的理赔处理流程。同时,系统对于此出险事件分配唯一报案号,用以确保理赔案件受理的完整性。

  在受理环节,核实受理资料的真实性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部控制活动。例如需要审核理赔申请制式单证内容填写的准确性。

  在调查环节,现在主要保险公司的系统已经能够对发起需要调查的案件提起调查,并按规则将案件分配给出险车辆所属地域的机构或者公估点的调查人;由调查人到现场进行调查,填写调查报告或者调查笔录。但是,仍然应当加强调查复核人通过系统审阅调查报告或笔录等资料,在系统中给出复核意见后结案,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随着3G定损技术和实时截屏技术的投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