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车搭售保险 21大注意项

  "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监管公司工作会议上,以此描述一些保监局领导和地方保险公司关系。据悉,车险业务占财产险业务的70%以上,数据不真实和理赔服务质量差是车险业务的主要问题。
  近日,王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店购买了一辆汽车。不久,店方通知他提车。当王先生赶到该店交纳车款时,服务人员要求他在该店办理车辆保险事宜。王先生询问后得知,在该店办理车险,需近6000元,而他中意的一家保险公司却不在该店指定之列。王先生不愿就范,想先提车,谁知对方却说:"不上保险可以,提车的时间我们另行通知你。"双方协商无果,王先生即向工商部门投诉。
  工商部门经过调查认为,该销售服务店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消费者完全有自主选择保险公司的权利,强行搭售实际侵害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选择权。经协调,销售商最终同意王先生不办保险先提车。
   记者在走访汽车销售市场发现,市场内确实存在部分汽车销售公司卖车搭售车险的现象,若购车者拒绝购买车险,销售人员则人为延长其提车时间,如果碰上是紧俏车型,销售人员干脆拒绝卖车。
  据汽车销售公司内部人员透露,汽车与保险搭伙销售已是公开的秘密。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车价一降再降,销售收益随之直线下降,卖一辆车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卖车险的佣金。于是"堤内失水堤外补",销售人员把宝押在车险上面。消费者通常觉得买车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更多钱都花了,相比之下,几千元的保险费不算什么。销售人员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态强卖保险,还美其名曰"特色服务"。
  消费提醒>>>
  我国法律规定,保险中介机构不得强制投保人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车险,不得诱导、误导投保人在责任限额内重复投保。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如果遭遇强制保险,一定要勇敢说"不",同时,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诉,工商机关将根据情节予以调查处理。
  车险·七玄机
  车险市场向来都是陷阱重重、玄机无数,消费者稍不留神或许就栽得"头破血流"。但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者往往在中招之后还无处申诉,自叹吃了哑巴亏。本报搜罗了"七大玄机"提醒有车一族要格外提防。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