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升级 车险进入“快赔”时代

,财险公司在车险领域是否会引发新一轮价格战?

  保监会7月下发的《关于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制定示范条款和纯损失率,揭开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重启的序幕。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报告认为,费率市场化全面实施后,行业将实施统一条款和纯风险保费,车险价格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附加费用上。由于三大产险公司的规模优势,费用率水平较低,产品价格将更有竞争力。

  费率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导致新一轮的价格战?兴业证券分析师张颖认为,在当前投资收益不理想、公司利润和资本缺乏积累、实力不够雄厚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不会轻易牺牲承保利润,即使采取竞争性的价格策略,也会更多基于自身经营状况的考虑。

  目前从深圳费率浮动机制改革试点结果来看,由于新规的奖惩机制,理赔数量同比降幅2.8%,特别是小额案件数降幅明显,但综合赔付率与综合成本率维持稳定。

  一位财险公司人士认为,如果按车险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的标准,没有几家公司能实施自主定价,真正实施之后,强者恒强,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诸多业内人士认为,平安和太保有望率先开展车险费率市场化试点。

  张颖认为,若以2012 年为考察时点,仅有平安、太保和安邦具备自主拟定条款和费率的资格。平安凭借综合金融优势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借助高度集中的后援集中平台能够不断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能实现竞争性价格策略与较低综合成本率之间的良性循环。而太保历来以良好的风险控制和费用管理能力见长,也有能力自主定价,通过竞争性价格拓展业务,实现承保规模和质量双丰收。

  孙建平认为,目前深圳的试点,仅是针对车险费率浮动机制的试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费率市场化的概念。至于何时才能实现费率市场化,可能短期内尚难实施。诸多分析师也认为,从现行的ABC车险标准条款并行局面来看,统一行业纯风险保费的道路还很遥远,试点刚开始,目前缺乏实施费率市场化的实践基础,短期内费率市场化较难成行。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