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困局短期难解
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给在华外资险企带来新的希望。在台湾地区拥有成熟经营经验的国泰产险目前在中国大陆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公司正处于全面铺设分支机构的阶段,交强险对外资公司的开放,将会对国泰产险的营业机构铺设带来巨大的支持与帮助,扩大公司业务经营范围的同时,对开展车险业务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国泰产险相关负责人说。 而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苏黎世保险对于中国开放交强险市场持积极态度,我们希望与国内市场分享多年来在海外积累的车险运营经验,为中国保险业特别是车险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家协同并进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交强险开放后,预计将有十几家左右的外资险企加入到交强险销售主体中,这对于中资公司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另一方面,将引入外资公司更多成熟的经营经验,有利于我国车险经营制度的改善与提高。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空间更大,外资公司在服务上表现得更好一些。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也认为,由于外资产线销售渠道、网络数量比较有限,交强险对外开放不会对市场格局带来太大冲击,并且有利于中国引入国外财险领域先进的技术、理念,优化客户服务。此外,随着外资财险进入交强险领域,各家保险公司的亏损会随着市场份额的下降而摊薄,但究竟有多大改变还很难说。不过,外资的进入会让交强险的经营状况更加透明,从而找到亏损的根源。 也有财险人士认为,外资公司想利用交强险做大商业车险依旧面临艰巨挑战。首先,如要做大做强车险业务,网点、人员的配置及后台系统的建设需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网点建设,要大规模铺开,还需要一定时间。其次,从成本上来说,前期的人力培训、资金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三,要在国内经营车险业务,仍需一定的经验与数据支持。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只有不到一半经营商业车险业务,其他外资财险公司缺乏相应经验,前路依旧艰难。 进展 美亚有望成首单 据记者了解,在保监会放闸之后的三个月内,已有美亚保险、三星财险等多家公司向保监会提交了申请。而值得关注的是,美亚保险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披露中,公司经营范围中已经标识“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其他外资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尚未出现变化。 昨天,记者从美亚保险相关工作人员处证实,公司确实已经获中国保监会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