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拼服务时代”来了
车市场等。”因此,袁颖晖认为,竞争“不会很激烈”,双方各占优势。 谁的服务更好,谁就赢 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后,车险市场也迅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车险宝藏。但是,中资险企虽然“长期垄断、霸王条款”,但其表现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外资险企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如果中资险企做得足够好,又为什么要害怕外资险企的加入呢?况且,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有着"先入者"的优势。”多家外资企业表示,中资险企在车险市场上有显著的漏洞和缺失,例如服务意识、保赔结构、核算模式等。 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硕辉就曾公开表示:“竞争将主要集中在客户服务而非价格上。中国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汽车保险业务理赔管理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具体措施增进理赔管理。我们希望外国公司能帮助加快这一进程。” 在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前提下,谁能拿出更好的服务,谁自然就是车险市场的赢家。“我们会更加注重提高所提供服务的附加值,如计划为安联保单持有者提供全年不限次免费200公里拖车道路救援服务,对高端客户提供VIP理赔管家服务等。”安联财产保险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说,“我们在方案设计、企业运营及服务水平上有明显优势,国内的消费者将会体验到不同的服务方式,倒逼整个市场服务继续优化。” “外资险企的进入使中国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一件好事。”魏迎宁认为,在中资险企独霸车险市场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行业进步进展缓慢,而外资险企的到来会激发“鲶鱼效应”,使中资险企不得不面对竞争的威胁和挑战,从而提高和完善自己。“闭门造车永远都是落后和消极的,只有敞开大门,迎接多方资源,才能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