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局促车险代理变身
北京车辆限购、全国车险费率改革试点……车险代理行业面临转折。何去何从?价格不再有优势,免费道路事故救援等增值服务成为一些车险代理公司为生存祭出的最大“亮点”。 行业新局 继北京费率改革后,深圳、厦门相继推出车险费率改革方案,将在2011年实施。比如《厦门市机动车商业保险费率浮动方案》规定连续5年未出险,最低折扣0.285。“费率改革导致价格趋同,各公司服务竞争更趋白热化。代理自然越来越无优势。”太保财险一位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 “当年传统渠道与电销车险的价格战已经过时,现在双方价格基本不相上下。”盛大汽车服务连锁总裁卜江勇表示。“曾经大家都打低价招牌,在监管规范之下,价格已经不是竞争重点。”从行业来看,保险代理公司有两类经营模式。一类是做车险代理平台的公司,目前所剩无几,曾经的车盟从众关闭,仅余君臣、乐驾等公司坚守。另一类则是传统的以“过单”为生,以每年几十万的收入支撑。 在行业变局背景下,各代理公司谋求转型。并且,均围绕着保险公司客户最为密切关注的理赔与增值服务。“以这一服务需求为基础,保险公司除了对正常的业务关注以外,逐步开始重视保险产业周边或上下游服务,这些服务的好坏同样影响客户的购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说。 代理变身 目前看来,车险代理转型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盛大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增加客户的使用量,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道路求援等增值服务。 “我们要转型做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汽车维修养护、24小时道路救援、酒后代驾、代办验车等增值服务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卜江勇说。 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史良洵介绍,平安今年重点推出包括接电、紧急送油、现场抢修在内的多项道路救援服务。根据平安车险的数据,服务客户量预计将达500万。“以一个客户100元/次计算,就有5亿元,你可以看到增值服务的市场容量。”卜江勇说。 盛大曾经以“车险超市”为口号,以车险佣金收入为生,现在“与时俱进”地淡化了“车险中介”角色,向电子商务转型,要做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携程”,盛大汽车服务网将于近期上线,“通过B2C的电子商务,能多次与客户发生联系。线下能力具备后再上马线上,我们具备的最大资源是稳定的客户来源。”卜江勇认为,最大的好处是越往后端服务走,前端的保险代理业务越不用发愁。交叉销售甚至对新开的二手车业务也贡献巨大。 与保险公司合作,必定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平安车险在新渠道全国非事故道路救援服务上的合作伙伴——中联车盟,对救援流程、救援系统以及结算流程都有规定,比如救援投诉率控制在0.2%以内;客户满意度不得低于90%。 那么,保险公司是否会进军汽车服务市场,来更好地控制车险产业链?卜江勇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专业不对并且用户量太大。尤其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必须跟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供应商合作才能保证质量以及价格优势。为了与保险公司的服务竞争差异化,盛大今年将推出“出险上门”接送服务。 另一类转型将业务延伸至理赔服务,如北京信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信安总经理季成把车险中介商分为两类:一类是资讯型,即为客户提供价格讯息的中介商。另一类为服务型,即为客户提供顺畅理赔服务的中介商。“不着眼于销售保险,而是为客户提供顺畅、公平的理赔服务,帮助保险公司、4S店留住客户,是信安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