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厦门市保监局、厦门公安局通报一起车险骗赔案,全案共查明涉案130余起,涉案金额400余万元,为目前全省公安机关侦破的涉案人员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系列保险诈骗案。相关人士指出,骗赔已经成为汽修厂的“潜规则”。
车辆赔款骗赔占两成
市公安局副局长郑东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此次抓获的诈骗团伙主犯为犯罪嫌疑人林某富、谭某夫妻。200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林某富以经营厦门鸿乘汽车修理厂名义,组织其家属谭某等人,招揽程某寿等多名职业撞车手,逐步形成一个专业化骗保团伙。该团伙分工明确,犯罪嫌疑人林某富负责策划事故方式、选择事故地点,犯罪嫌疑人程某寿等撞车手负责具体制造车辆碰撞事故,犯罪嫌疑人谭某万负责顶包事故驾驶员,犯罪嫌疑人谭某负责办理理赔手续,他们频频作案,大肆骗取保险理赔款。其中,仅程某寿这名“撞车手”作案就达31起,骗得保险理赔款近100万元。
骗赔已经成为车辆赔款的主要支出之一。厦门保监局副局长朱衍生介绍说,据市政协的一份提案估算,厦门车险赔款支出中骗赔比例占15%—20%,已经严重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厦门有2000余家汽修厂,光靠车辆维修业务能养活这么多家?”朱衍生说。
郑东强也表示:“近年来,随着车辆保险市场的日益壮大,厦门市车辆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案件日趋增多,通过保险诈骗牟取不法利益成为汽修行业‘潜规则’。”
部分财险公司车险业务有望盈利
近年来,我市财产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亏多赚少,多数保险公司年年亏损。朱衍生告诉记者,随着打击骗赔专项活动的深入,财产险公司盈利面也在改善,已经有数家财产险公司回到盈利平衡点,有望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打击骗赔行动后,车险公司赔付额也在降低。今年9月-10月份,个人商业车险报案数同比下降了28.05%,立案数同比下降了27.93%。特别是涉嫌骗保概率高的夜间出险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定损中心拆检日均定损车辆数由上半年的492台次逐月下降到10月的327台次,下降了33.54%。9月-10月,全市车险月平均赔付总额较前8个月下降了15.13%。截至11月底,全市车险赔付率较年初下降了14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从11月23日起,我市已建立了打击骗赔等违法行为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厦门保监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部门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