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专家称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短期难实现
网易财经8月11日讯 继深圳保险局3月推行商业车险费率浮动方案后,有媒体报道,7月底,保监会向财险公司和各保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由此业界纷纷猜测实行了5年的全国商业车险费率统一制定模式可能终止。 多位保险业研究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尽管很难断定费率市场化改革实现的具体时间表,但他们均认为费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深圳试点显现综合成本率稳定 2011年3月深圳市保监局出台了《深圳地区机动车商业保险费率浮动方案》,作为深圳保险行业指导方案,由深圳经营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自主优惠的保费折扣选择使用。 据悉,费率浮动方案的实施是为了使费率水平与车辆风险状况相匹配,实现高风险车辆高费率、低风险车辆低费率,方案预期将有80%的车辆获得更为,大部分车主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深圳市财产险保费收入68.7亿元,财产险赔付支出26.3亿元。据了解,今年3月至5月,深圳市车险的平均保单保费为4768.3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4%,其中个车单均保费4554.87元,同比下降6%,团车单均保费5376.23元,同比下降3.6%。相关人士表示,照此比例估算,此次车险费率改革仅在2011年即可为深圳车主节约保费支出约4亿元。 此前,市场普遍担心费率市场化后,将会出现保费下降、综合成本率上升、产险公司利润率减少的情形。根据深圳保监局公布的实际经营成果来看,实行新的费率浮动机制之后件均保费虽然下降了4.64%,但是综合赔付率却保持稳定,理赔数量同比降幅提高2.8%,特别是小额案件数量降幅明显,理赔费用有所降低,总体综合成本率维持稳定。 据了解,按照深圳实施的新费率浮动系数表,如果上一年发生1次以上赔款,费率将从标准保费的70%上升到100%,而以往的标准条款中相同条件的费率浮动仅有10%。 广发证券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更大范围的费率浮动使得车主会谨慎选择是否申请赔款,随着费率浮动机制为更多的车主所熟悉,车主将会考虑到保费折扣而减少小额理赔数量,从而降低财险公司的小额赔付,同时降低财险公司的查勘和理赔等费用。 深圳保监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5月,个车与团车出险保案率分别下降了1.7%和3.3%,而理赔案件数特别是小额案件数降幅更为明显,2000元以下案件同比下降11.5%;5000元以下同比下降6.9%。 广发证券认为,费率市场化的实施,有望在保费下降有限的基础上实现行业综合成本率稳定。 短期实施难度大 未来利好三大产险公司 据媒体报道,保监会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知情人士透露重点在于将改变以往车险费率条款单一、全国费率一致的状况,一些符合监管条件的财险公司将可独立开发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车险价格更差异化。 对此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坦言,目前很难定论是否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改革举措,不过费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一种趋势。 他指出,无论是车险,还是产险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是一种客观规律,不同周期的监管、竞争环境不一样,管理和信息平台也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简单的用过去的周期来看待未来的周期。 中国保险学会理事王绪瑾向网易财经表示,费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具体实现的时间却无法预计。 广发证券指出,由于目前费率市场化缺乏实践基础,而深圳的浮动费率机制也只是费率市场化的初级阶段,考虑到全国研发产品和推广所需的时间,即使在全国实施费率市场化,也应该是2014年以后的事情。 “费率市场化后,对财险公司将会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保险学会理事王绪瑾表示,对于经营完善的保险公司将会是好消息,而反之则可能是不好的影响。 据广发证券分析,费率市场化一旦实现,将会首先利好三大产险公司。一是因为较低的费用率使得大公司可以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提升市场份额;二是多元的融资渠道使得三大财险公司更容易解决费率市场化后偿付能力监管力度加强的问题。 报告认为,按照目前费率市场化统一的是纯保费,而附加费率是视各家公司自身的费用水平确定的说法,那么具有规模优势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势必可以凭借费用控制上的天然优势,以及开发独立的保障更全面的条款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 另一方面,费率市场化后,保监会或会加大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力度,而三大财险公司融资渠道多于其他非上市的中小型财险公司,解决资金需求相对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