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邦保险“瘦身”急逃偿付红线
quo;瘦身”,控制成本、减少亏损。但上述接近都邦保险总公司的知情人士认为,这一调整对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不大,都邦保险想要提高偿付能力最终还是要依靠股东增资。“但是此举反映了险企从单纯追求保费规模向重视利润发展策略的转变,事实上近几年一些面临偿付能力问题的险企也有过类似做法,诸如天安保险、中华联合等公司,保费增速明显放缓甚至负增长,其中都有主动调整的因素。” 该知情人士表示,对于中小险企来说,转变经营策略的原因,除偿付能力的压力外,还有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监管政策的引导。近两年,大公司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中小公司的一些分支机构保费收入却很少,很难维持正常运营。 朱俊生亦认为,要想解决险企融资问题,从依靠外部增资转向依靠自身积累,需要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从单纯的追求做大转向重视质量、利润。“比如华泰保险的成功范例,15年来,在从未增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情况下,通过"内生式"资本积累,从一家单一的财产险公司发展成为集财险、寿险、资产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保险集团。” 但是都邦调整的效果还有待检验,注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阻力,妥善处理好辞退员工的补偿和客户转移的服务。 链接 对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中国保监会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监管措施: 责令增加资本金或者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在职消费水平;限制商业性广告;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责令转让保险业务或者责令办理分出业务;责令拍卖资产或者限制固定资产购置;限制资金运用渠道;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接管;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监管措施。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