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邦保险“瘦身”急逃偿付红线

 因融资渠道有限、股东增资意愿不强等原因,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是悬在中小险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连续三年进入保监会偿付能力不足“黑名单”的都邦保险,启动了机构分类调整计划,对经营绩效差的三四级机构实行“关停并转”,精简人力、压缩支出,以实现控制成本、止损增效的目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都邦保险此举主要还是公司长期以来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压力下的被迫之举,但“主动”选择关停绩效差的机构这一行为本身,或反映出险企从单纯追求保费规模向重视利润的转变,这一内生式资本积累的方式或可为中小险企解决偿付能力问题提供启发。

  被迫“瘦身”近两成

  粗略计算,此次调整涉及的分支机构占都邦保险分支总数近两成。

  根据都邦保险机构预算调整方案,公司将根据保费收入、综合成本率等指标,将31家分公司分为盈利能力较强、盈利能力一般、盈利能力临界点、预算亏损和车险受限机构四大类,其中对二三类分公司旗下经营绩效差的三四级机构实行“关停并转”,精简人力、压缩支出,以尽可能实现盈利。

  按照调整方案,三级机构撤回分公司或实行团队化管理的将有13家;三级机构停业保牌42家;四级机构撤销39家。根据都邦保险官网资料介绍,截至2010年底,都邦保险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近500家,粗略计算,此次调整涉及的分支机构占都邦保险分支总数近两成。上述调整措施和方案未与机构进行沟通,实际执行中与机构沟通后可能在具体事项上有所调整。

  目前,该计划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据接近都邦保险四川分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继关闭宜宾支公司后,日前又关闭了雅安支公司,另有几家支公司基本处于停业状态。除此之外,分公司及其多个支公司亦开始裁减员工,或者进行职位调整。

  根据调整方案,都邦川分下属盈利能力一般的二类分公司,有5家支公司计划停业保牌或者撤销,分公司班子成员由3人减至2人,分公司整体后线人员减少23人。

  上述接近都邦川分的知情人士表示:“关闭三级机构在四川保险业实属罕见,可谓开行业先河。”

  撤销个别分支机构或者停业保牌,在保险行业早有先例,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调整计划,确实并不常见。业内人士认为,都邦此举主要还是长期偿付能力不足压力下的被迫调整。

  自2009年以来,都邦保险连续3年进入保监会偿付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