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首席执行官辞职 留1100万元保费窟窿

  从众汽车服务联盟(下简称从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高洪庆最终决定挂印离去。

  “作为一个对从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创业者,只要能延续从众的服务品牌,我做任何决定都是值得的。”接收记者采访时,高洪庆并没有对离职做出更多解释。今年35岁的高洪庆,早期曾任职于上海家化,2000年作为第二大股东创立上海素问堂,6年后与公司现任首席营运官张作元一起组建从众。

  此前,从众刚刚经历一场股权变化。

  知情人士透露,从众的重组整合计划已基本完成。由于主要股东高洪庆的离去,从众的全部股权被五五平分,其中一方是原公司大股东,此人任职于新华传媒;另一方则以“焦方”的名义持股,公开资料显示,焦方为上海润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而润岛亦是新华传媒的关联机构。

  上述人士介绍,在完成这一股权变更后,从众有望在下周恢复营业。

  巨额保费待弥补

  “从众留下了一个大窟窿。”业内人士评价称。

  迫在眉睫的是从众拖欠下来的应收保费。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该公司累计拖欠沪上6家财险公司保费金额达1100万元。10月6日,从众与这6家有业务往来的财险公司举行见面会,商谈还款事宜。会上从众提议,将先偿还保险公司20%欠款。但据一与会财险公司透露,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从众还款。

  但经历此番周折,从众能否重获保险公司的信任仍是未知数。“保险公司态度目前并不明朗,首要解决问题还是收回欠款。”一业内人士透露称。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逾三万的从众会员,该公司承诺提供的包括救援、维修在内的20多项免费增值服务,亦随着业务的暂停不了了之。此前,沪上已有另一保险中介机构公开宣称,愿意接替从众向客户提供类似增值服务,但高洪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持,一旦公司恢复正常运营,将延续此前该公司对会员的承诺。

  此外,知情人士亦透露,从众的重组计划并未能得到风险投资的眷顾,解盘的主要仍是公司旧股东。

  “现在已经过了讲故事的年代。”沪上一家正与风险投资接洽的保险中介商感慨,“第一,市况很差,目前美资背景的基金已经基本上看不到影子,与我们联系的主要来自港台地区;其次,投资方也很谨慎,开口两句话必问:你们和车盟的差异在哪里,你们和众合的差异在哪里?”

  这一处境与三年前明显不同。

  早在2005年,车盟落户上海之际,借力于创始人石磊斯坦福大学“海归”背景,该公司创立之初便获华登国际和德同中国为代表的国际风投注资;此后至2007年,累计有IDGVC投资华康、国泰财富基金和鼎辉投资泛华、红杉资本注资众合,以及花旗前董事长桑迪·威尔投资明亚保险经纪公司等著名风投事件。

  伴随着2007年10月泛华登录纳斯达克,“风投热”达到顶峰。

  但此后,风投背景的保险中介商却在上市这一终极目标上遭遇瓶颈。以车盟为例,2006年,该公司便提出将在2008年底前实现海外上市计划,但至今尚无明显进展。“引入风投有利有弊,好处自然是资金充足了,但也因此婆婆多了,导致公司管理层变动较频繁。”一熟悉车盟的业内人士表示。

  商业模式堪忧

  随着从众事件即将收场,业内更多的是对它代表的商业模式进行反省。

  和传统的车险中介行业不同,新一批中介机构表现出对“汽车后市场”的重视。包括后服务、维修保养、二手车经营、加油、洗车及美容、物流、金融服务、保险、出租和租赁等在内的汽车后市场,成为吸引从众,乃至车盟、盛大进入车险中介行业的动因。

  凭借创新的销售模式、较低的产品价格、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这三家车险中介公司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可。“从众出事前,我们三家一度占据上海车险市场6-8%的份额。”盛大车险总经理卜江勇回忆。

  在车盟、从众这两家成立较早的公司运作前期,能明显看见对汽车后市场的偏好。

  车盟运作初期,业务覆盖了汽车业整个产业链,包括整车、二手车销售、保险、维修等,后来在风投的指点下,才将业务重点转移至车险;从众高洪庆早前接受采访时更是宣称:“我们通过对汽车后市场的资源整合,为我们的会员提供超值车险以及完善的服务……我们要做汽车后市场的‘携程’。”

  “这种商业模式根本就赚不到钱。”北京一保险经纪公司高层并不赞同上述宣传,他认为从众的现状便是对这一模式的否认。

  但盛大车险卜江勇对此表示反对,“从众本身的运作不当才是造成今日后果的直接原因。”在他看来,海外的成功经验无疑可以复制,“在盛大的规划中,我们希望到2011年会员超过100万,销售额超过40亿元。”

  “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中长跑,这个新的商业模式还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和宽容。”高洪庆的寥寥回复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