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市场陷阱重重:折扣藏猫腻理赔踢皮球

车主应拒绝签字。

  另外,在常见的4S店和汽修厂,也有一些“李鬼”隐身于其中。

  林先生就曾在一家4S店遭遇过这样的“李鬼”。去年初,林先生在4S店提车时,一个中年男子走近与他搭讪,自称是某大型保险公司驻4S店的专职销售人员,可以为林先生“代办车险投保”,而且价格相对优惠。

  后经4S店工作人员提醒,林先生才知道此人并非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避免了上当受骗。

  汽修厂制造骗赔案

  比电话车险“李鬼”更为荒唐的是,在一些地区,由汽车修理厂制造的一出出假车祸骗赔闹剧正在横生。多数受损失的车主直到第二年投保时,才发现自己被坑了。

  “在汽车修理厂附近,没有一棵树是完整的。”某财险公司理赔部于先生将这句圈内的玩笑话说给记者听,意思是指,汽修厂会偷偷把车主送来保养或维修的车辆,开出去撞树、撞墙角,以制造二次事故,从中赚取赔付差额。

  “我们曾经怀疑过一家合作多年的汽车修理厂,有骗赔的嫌疑。”于先生告诉记者,这家修车厂代为理赔的车险赔额总比别的汽修厂高,久而久之,于先生所在的保险公司起了疑心。

  “我们现在掌握的多数都是小额的骗保案件。”于先生介绍说,比如维修厂知道车主送来修理的车(甚至只是保养的车)的保险买得比较全,就可能会把车子开到路上去制造交通事故,以骗取保险。

  其实,二次撞车和一次撞车,行家一眼都能看得出。“所以,我们怀疑,汽修厂可能与保险公司的定损员事先串通好了。”于先生说。

  经过记者调查,发生在汽修厂内,较为常见的骗赔手法是,对于小剐小蹭的车辆,当着车主的面,汽修厂就会怂恿车主将受损面扩大,忽悠其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赔金额。

  此外还有,汽修厂背着车主,换上报废的旧配件,造成配件损坏假象之后再定损,从中赚取赔付差额。对于没有投保的事故车辆,他们甚至会找到同型号投过保的车把车牌给换上,再拍照定损。

  更为复杂和严重的,是汽修厂制造的二次事故而引发的骗保案。

  具体操作手法是:车主把受损的车辆开到汽修厂时,汽修厂会让车主交出行驶证、驾驶证、保险单和身份证。同时,他们会跟车主承诺修好车辆受损部位,不向车主收取任何修理费用,由汽修厂直接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保险公司会直接将理赔款打到汽修厂的账目上。

  为图省事,不少车主通常都会接受这种方式。而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