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市场:五年实现由乱而治
题
车险理赔周期长、定损纠纷多等理赔难问题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马骥说,车险理赔服务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满意度,需要监管部门强力介入,才能促进其良性发展。 近几年,针对这些问题,北京保监局通过一系列创新制度和机制,提升了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逐步减少了理赔难的现象。 2007年,北京保监局联合交管部门推行快处机制。该机制实施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平均结案周期比实施前缩短了三成,未发生一起相关拒赔案件。 2009年,北京保监局指导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车险理赔信息披露制度。目前车险平均结案周期较制度实施前缩短近1/3,结案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为解决车险理赔定损不及时、核损核赔不及时、支付赔款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北京保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保险理赔时效管理的通知》,对各类理赔难问题形成有效的制度监督和约束。 今年,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还启动了定损人员考试机制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6月末,已先后组织31家公司、61名定损员开展初级定损师试考工作。 为切实提高车险理赔服务水平,解决社会对保险“无责不赔”的质疑,北京保监局推动行业自今年8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车损险代位求偿制度和互碰自赔制度。 信息技术确保监管到位 近年来,北京保监局在监管实践中突出抓好行业协会车险信息平台建设和保险公司信息系统改造工作,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监管制度有效落实。 2006年7月1日,车险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11年6月末,该平台为各财产保险公司测算交强险、商业险保费2.15亿次,实现全行业车险理赔信息共享1.53亿条;该平台与北京市交管局交换交强险承保信息和车险理赔信息1.06亿条,与北京市地税局交换代收代缴车船税信息1.92亿条;为社会公众提供车险理赔信息查询服务122.12万次。此外,信息平台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车险经营数据,为实施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下一步着力解决车险理赔难 马骥指出,《北京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北京车险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车险理赔难,有效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仍是北京车险市场监管的工作重心。”马骥说。 下一步,北京保监局将继续推进车险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车险附加费率的市场形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车险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