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理赔难:现象在理赔 根子在销售
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问题的工作目标,随后,保监会迅速研究部署综合治理有关工作,并下发了行业治理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一场车险理赔难问题综合治理的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车险理赔难问题的形成,从行业自身来看,主要是过去一段时间车险经营过度重视“量”的扩张,相对忽视“质”的提升,长期以来形成的“抢市场、比速度、争规模;淡服务、轻理赔、弱管理”经营理念严重制约了理赔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销售环节消耗了过多的保险资源,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从而导致理赔环节的投入严重不足,包括基础建设、资源配置等等。从行业外部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普及率大大提高,车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另外,人们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大大增强,随着媒体的介入,车险理赔难逐步发酵成一个民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车险理赔难问题的治理,一方面要着力解决理赔过程中存在的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改进车险产品和促进行业加强理赔服务能力建设入手,通过制度化约束、标准化规范、信息化控制及透明化监督,着力构建企业主导、行业支持、市场引导、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理赔服务管理和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综合治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审视、梳理和重构行业运行的结构和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保险服务基础建设薄弱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行业职能和社会担当不充分的问题。一句话,车险理赔难的问题,集中暴露了行业运行的基础性、体制性问题,现象发生在理赔环节,根子却在销售等其他环节,必须从重构行业与相关行业关系、改革行业销售体制、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入手综合治理。 在不提高保费、不增加负担的同时,如何减少销售环节保险资源的浪费、加大理赔环节保险资源的投入,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探索实施以保险机构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车险销售体制改革,持续减少车险中介销售依赖性,持续降低车险销售成本;探索实施以保险机构与车辆维修单位直接对接的事故车辆维修体制改革,提高车险服务质量,降低车辆维修成本;探索通过掌握客户资源和维修资源提高保险机构在机动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培育行业核心竞争力,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