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重现无序竞争手续费混沌 顶风违规手段升级

2008年的财险市场,因为车险手续费违规乱象而伤痕累累。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年以来车险市场重现无序竞争,顶风违规手段升级不仅抬高手续费,甚至还擅自更改车辆性质。

监管部门坐不住了。保监会日前召集大型财险公司负责人闭门座谈,怒斥部分大公司无视监管法规,带头采取违法违规手段冲规模、抢业务,扰乱了财险市场的竞争。

车险市场有序竞争缘何屡维屡破?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违规现象有何新特征?本报记者日前就此深入市场进行了调查。

手续费再现混沌

为抑制车险手续费无序竞争,2008年以来,各地保险同业公会或协会纷纷制定车险手续费自律公约,上限标准视各地情况而定。以上海为例,(支付给中介的)车险手续费率上限是“15%(商业车险)+4%(交强险)”。

尽管监管部门对自律公约的推介与倡议是何等的不遗余力,但在规模、份额双重诱惑的驱动下,车险手续费市场屡维屡破。检查风头一过,财险公司便与监管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尤其是今年以来,汽车销售放缓等因素制约了市场需求,一些财险公司选择“铤而走险”,以抬高车险手续费来争抢市场份额。

以上海为例,目前商业车险手续费率普遍超过了20%。沪上一家财险公司负责人透露,“上海财险"老三家"给出的车险手续费率大致在23%至25%,紫金、信达、鼎和等新兴中小财险公司给出的手续费率普遍高达28%左右,最高的甚至给出了30%,是自律上限的两倍。”

上海并非个案。据市场人士透露,云南、广东等地车险手续费违规现象更为激烈凶猛。“这些地区的个别财险公司不仅给出商业车险30%的手续费率,甚至交强险的手续费率也高达30%。”

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搅乱了当地财险市场,同时对险企而言亦得不偿失。“对于大公司来说,因为有非车险业务贴补,及控制得当的赔付率,如果商业车险手续费能控制在23%、24%以内,还是有承保利润的。但对于小公司来说,当手续费超过20%时,车险业务亏损就是既定事实。”上述人士分析说。

擅自更改车辆性质

为了冲规模、抢业务,个别财险公司甚至还想出了一些“极端”手段。

沪上财险业人士曝料称,近年来,上海市场大量土方车等营运车辆保险业务流失至周边城市。流失背后,所暴露的是日渐升级的车险违规伎俩。

通常来说,土方车等营运车辆由于出险率高,因此保费要比非营运车辆高出一倍多。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上海多数财险公司针对土方车等类型营运车辆采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