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千变万变服务为先

  车险费率对保险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敏感话题,倘若回顾一下,不难发现,车险费率市场化历经了“先放、后收、再放”的曲折过程。而现在中国保监会对车险费率改革的思路,显然更趋合理和灵活性:先由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一个行业参考条款,再由各家保险公司根据各自的综合成本率(赔付率+费用率)确定费率,而符合条件的优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及盈利水平达到规定标准)仍可独立开发条款和费率。

  换言之,以往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恶性竞争,在这次改革中可以有效避免。一方面,将费率与综合成本率、偿付能力挂钩,将抑制保险公司大打恶性价格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自身已品尝到恶性价格战带来的亏损后果,不会重蹈覆辙。

  与此同时,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推行,使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权,也让现有车险产品价格更加合理,有助于增强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改革措施也会使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像将剔除原有一些不利于车主的条款内容,增加保险责任范围等,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可以相信,经过一番梳理和调整,客户颇为关心的车险费率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各保险公司之间似乎不会出现悬殊的价格差异,因为车险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不拼价格拼服务,不比折扣比品牌,客户既能享有灵活性费率的投保便利,同时又能得到不断延伸的理赔服务。

  说到底,车险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投保人,这一点毫无疑问。不妨想想看,精致细化的条款、统一实用的费率和适度可靠的保障范围,使客户投保后能获得优于过去的保险权益,摆脱了车险条款千家一面的束缚,客户有了更加自由的投保选择余地,也促使保险公司从真正意义上应对压力和挑战,为其提供了展示实力与施展招数的舞台。与此同时,市场机制的特有规律还会对保险起到调节疏导作用,使自身的操作方式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不容回避的是,对待车险改革要注意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经过多年实践,保险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相当一些运行措施已证明是适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基于此,车险改革必然要保留适应市场的内容,舍弃不适应市场的规定,由经济杠杆和客户需求来整合创新险种,使其明晰准确,规范可行。

  二是改革后的保险费率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得到客户认可,关键在于其是否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能否与需求变化合拍。换句话说,最终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只有得到客户认可的条款,才具有生机和活力,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因如此,即使车险千变万变,为客户服务这一条始终不能变,而且要完善和充实。

  除此之外,还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状况,避免以偏概全,头脑过热,只盯着保险费率做文章,忘却了界定严格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等,否则一旦有失偏颇,就会吃苦头。退一步讲,为了保守商业机密,尽管各家保险公司对其核心内容秘而不宣,可一旦投入市场就无密可保。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同大数法则一样,变数虽然多,原则却依旧坚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竞争焦点还会围绕着保险服务展开。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业仍有自身规律可循,绝不会出现“惊爆价”、“超低价”之类的场面。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客户也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冷静地分析,从获得保障和服务方面对险种进行条分缕析,去粗取精,不能把费率当成唯一取舍标准,否则如此操作,难免陷入投保误区。

  毋庸置疑,围绕市场变化开展的车险改革会不断创造契机,不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客户,都要面临重新定位的选择,基于此,双方应该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因人制宜,保障为先。倘如此,才能做到总揽全局,从容不迫,注重实效,实现共赢。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