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盟从众车险计划上市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车盟从众CEO张作元

  作为国内专业车险销售中介公司的领头羊,车盟从众吸引了包括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德同资本、裕隆企业集团等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注资,其直销模式也吸引了后来者纷纷效仿。目前,车盟从众正策划两年上市计划。证券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车盟从众汽车保险服务联盟首席执行官张作元。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开通之后,车盟从众有没有启动进一步的上市计划?

  张作元:事实上,在这之前公司已经提出了一个三年上市计划,但是因资本市场发生变化而暂时搁置。目前,车盟从众正在进行新的两年上市计划。由于车盟从众成立之日起就具备了比较纯正的海外架构,因此就上市地点的选择来看,海外上市、国内上市都有可能,具体需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而定。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上市,我们都更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但最终在哪里上市还需要观察,视哪个市场更能接受车盟从众的模式而定。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可能性。

  证券时报记者:在从众与车盟联姻之后,今年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张作元:从众与车盟的合并很成功也很迅速。由于两家公司的客户和模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经营模式上存在不同,这为新公司的运作节省了成本。车盟从众在整合后基本做到了“1+1=2”,这意味着双方都没有流失客户,车盟从众的老客户基本存留了下来。从今年的业务数据来看,公司一个月的保费基本稳定在1500万到1700万之间。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的保费规模是1.57亿元。

  从盈利情况来看,我们估计大约需要7至8个月的时间可以实现盈利,这里所指的盈利是指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具有稳定性、增长性,同时还能够复制性到国内其他地方。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启动盈利模式的操作。

  证券时报记者:在保险公司纷纷开展电话营销业务,以及15%(商业车险)+4%(交强险)的手续费上限规定的背景下,不少保险中介反映盈利空间狭窄,车盟从众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扰?

  张作元:按照目前的15%+4%的手续费上限粗略测算,保险中介毛利润率仅在12%左右,这对专业车险中介的公司而言短期之内很难实现盈利。另一方面,目前已经有很多保险公司获得了电话营销优惠,在价格上对于中介公司有一定影响, 因此单纯依靠手续费收入,中介公司是很难在短期实现盈利的。保险中介公司不能开发产品这是“先天不足”,但是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所搭建的平台能够给客户选择的自由和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对于公司而言,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搭建平台,通过客户资源的运作来实现盈利。车盟从众已经跨越了价格战阶段,通过提高品牌竞争力来提高市场成为我们目前发展的主要思路。在未来的上市规划中,车盟从众的上市也不会是单纯的车险销售平台,而是综合、有效盈利模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除了车险销售之外还会有其他的业务,包括充分发挥呼叫中心功能等。

  在现有的客户基础上,保险中介公司可能迫切需要考虑工作重心的转向。在对客户资源优化的基础上,将工作中心从车险销售向车险服务和客户资源整合方向倾斜。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