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卖保险在合作中博弈 如何善用车行渠道
重客户意愿的前提下,对修理车行给予推荐。”上述调研报告称。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车主向记者反馈,出险之后,保险公司给车主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以“就近”的原则推荐修理车行,如果推荐的车行令客户感到极度不便,保险公司又不能提供更合适的地点,往往导致消费者备感无奈。至于潜藏其中的合作关系,并非普通消费者能够知情。 “这种推荐的成功率,高低不一,在车行购买保险的客户,推荐回原来的车行进行修理,成功率相对较高。”平安产险在深圳等地的重点调研显示,这种成功率可以达到80%,但如果不是这类客户,推荐成功率相对较低,有可能不高于40%。 “推荐修理的成功率,反映了财产险公司和车行对于客户的掌控能力。”该调研报告指出,客户资源,是财产险公司之间、车行之间、财产险公司与车行之间争夺的焦点,毫无疑问,只有赢得了客户才能赢得利润。 “多渠道”降低依赖性 在京城的多家汽车4S店,笔者发现,垄断车险市场半壁江山的“前3甲”人保、平安和太保,均有产品在售,其他在售的车险产品,有来自安邦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等。车险市场长期存在的人保、太保、平安“三足鼎立”局面,依然未变。 但车险市场的竞争程度正在逐年提高。随市场主体增加,三大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显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正因为车行渠道的重要性, 诸多财产险公司对此渠道的竞争正在加剧。各大财产险公司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渠道拓展部门,负责车行渠道的市场拓展与客户维系。但在客户资源的掌控能力上,财产险公司明显逊于车行,由此对车行渠道存在着相当大的依赖性。 “其实,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客户出险维修的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为客户维修和理赔带来便利,对于优质的车行,有针对性地投入更多资源,巩固合作关系。”前述来自平安产险的调研报告认为,财产险公司应与汽车厂商、销售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此外,财产险公司需要加大对新车客户的渗透力度,大力发展电销等渠道,通过在财产险公司之间加强合作,比如凭借"新车共保中心",或者以各种方式更多地参与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行业,都不失为一种渠道上的策略。”该调研报告如是建议。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