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将对保险影响几何?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到一辆有毛病的车是件很糟心的事,车是一般人家最大的流动资产,赶上了质量问题,如何修?怎样换?能否退?一连串问题让消费者揪心,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损失大,而且情绪缓不过来。 据记者了解,现在买车,消费者一般只能享受到“一包”,也就是包修。早在6年前,国家质检总局曾起草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并对外征求意见,但因汽车“三包”牵扯面广,该方案在生产厂、销售方和消费者三方利益平衡的纠结中迟迟未能出台。 6年后,汽车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2006年至2010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951万辆。今年前8个月,汽车保有量增加983万辆,月均增加123万辆。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的背景下,汽车三包对建立和谐的市场环境已有了重要的意义。 9月21日,质检总局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拟于10月下旬举行听证会。该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汽车投诉渐成热点 汽车消费涉及面广,如北京,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汽车。近年来,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渐成投诉热点。来自消协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是汽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20405件,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在汽车投诉中,因汽车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五成。在这些投诉中,绝大多数停留在保修的层面上,换车很难,退车更是微乎其微。来自北京消协的统计,2009年在投诉案件中,北京实现退车的只占投诉案件的1%。 布先生2009年底买了某品牌价值10.7万元的车,刚开了2000公里就发现右后轮有磨损,经4S店检测后桥变形,经与厂家交涉,厂家拒赔。布先生一肚子火:“我不明白在保修期内为何要拒绝赔偿呢,为何要写两年6万公里的保修期呢,作为不是易损件为何要拒赔呢?” 类似于布先生的投诉不少。河南的朱先生买了经济型三厢车刚两个月,离合器不知怎么就坏了:“打电话给售后服务部,一直拖到下午才给解决,维修人员到达之后,就随便看看车,就说要拖走,说是离合器烧毁了,又不能给予鉴定,非要拖到平顶山再说。从我家到平顶山几百公里,拖车费还要我出。那我找售后干嘛?他们只管卖车,以后出什么事就是应付。” 据记者了解,由于汽车“三包”无章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