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盈不亏骤变普遍亏损 谁来为交强险“保险”
湖北省大大小小19家保险公司,年均亏损额为8000余万元。
踩着红线前行 保险公司不是公益机构,没有社会捐款,也不像政府职能部门一样可以吃财政饭。如果一种产品注定亏损并且将长期亏损下去,是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去做的。可相关法规又明确告知不能拒保,那么,保险公司们该怎么办呢?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部门负责人告诉《保险中介》记者,他们在接到客户递交的交强险申请时,一般会采取这样的办法先是告诉客户,交强险只保哪些项目,而很多项目是保不着的;其次,交强险是无过错保险,不论投保人是否有错,倘若对方没有投保,该赔钱的都是投保的一方。虽然这笔钱不是投保人自己掏,最终由保险公司支付,但投保人得积极配合保险公司、交管部门办各种各样的手续,非常繁琐,其间耽误的时间、精力都无法估量。如果客户油盐不进,那么就跟摊牌:买交强险必须同时购买一种商业保险,否则,保险公司不接单。 “其实,我们知道这样做有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得一直亏损下去,公司迟早得关门,最终受害的,不只是我们保险公司,还有广大车主啊!我们踩着红线前行,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该负责人一脸无奈地说。 中国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局长左绪文在接受《保险中介》记者采访时说,他绝对不会允许湖北境内的保险公司有拒保交强险的情况,“一经发现,坚决惩处,决不姑息”。同时,他也承认,对于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而言,交强险不是肥肉,甚至连鸡肋也不是,它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想接它,而谁也不能不接它。实力强大如人保这样的公司,他们可以通过其他产品的盈利,来消化交强险带给自己的亏损;而那些原本产品单一、利润稀薄的公司,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实要差很多。因此,让他们能够既不拒保,又能至少保证不亏损,甚至还能赚点钱,这是包括他在内的保险监管部门领导们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