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盈不亏骤变普遍亏损 谁来为交强险“保险”

沿海地区赔得多,西、北部内陆地区赔得少。上海、浙江、江苏等省份经营交强险的财险公司亏损率最高达40%以上,而中西部不少省份则实现交强险盈利。

对于2010年交强险的巨额承保亏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件均保费下降。2007年7月开始,监管部门开始实施奖优罚劣的交强险费率浮动办法。受此影响,续保车件均保费从2007年的1406元降至2010年的1074元,降幅达24%。经营3年后,每年有86%的续保车主享受费率下浮。

赔偿水平提高。根据统计,交强险案均赔款从2007年上半年的3498元提高到2010年下半年的4930元,增幅达41%。此外,在费率未作调整的情况下,2010年起,交强险赔偿上限由6万元提高到12.2万元,增加交强险的理赔支出。

道德风险较大。在亏损的72亿元中,有67亿元来自营业客货车以及挂车、拖拉机等。运输车受伤标准上调,理赔额度飙升,而拖拉机费率的制定为体现惠农政策,一直属于让利经营,于是许多地方将“运输车”登记为“拖拉机”,享受低费率的同时让财险公司承受高风险、高额理赔。

环境有待改善。部分基层法院在处理交强险理赔诉讼时,无视“分项责任限额赔偿、除外责任、医疗责任限额”等规定,一律通赔,令交强险承担责任以外的财产损失及全部医疗费用。

交强险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无过错赔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理赔中心副主任叶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保险公司过去在商业化理赔过程中,老是遇到受害人不能及时得到赔偿的问题,所以保险界有识之士提出,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时,不适宜“过错赔偿”的原则,而应该实行“无过错赔偿”。

无过错赔偿保障了肇事者与受害人,却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众所周知,商业保险拟有许多免赔条款,而交强险则无论投保方或者与之相关的另一方是否有责任,都得给予理赔,甚至需要前期垫付,这一成本,没有哪个机构来替保险公司分担。

借鉴日本模式

72亿元亏损令现行交强险制度的前景看似黯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有必要对现行交强险制度进行审视乃至调整。

据悉,国际上交强险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化模式。各商业保险公司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条款、费率,同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欧美一些国家及新加坡、韩国等均采用此模式。二是代办模式。交强险费率根据“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由政府制定,保险公司只收取固定的代办费,但不承担相关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