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盈不亏骤变普遍亏损 谁来为交强险“保险”

,实现盈利18亿元。 2009年,受赔偿限额提高的影响,交强险出现53亿元的亏损。而到了2010年,这一亏损额度更是扩大至72亿元。

“由于赔付上升幅度高于费用下降幅度,导致综合成本上升4.2个百分点,2010年交强险综合成本率达到112.9%,这意味着承保普遍亏损。”中国保险协会交强险工作组专家陈东辉表示。

数据显示,在经营交强险的33家中资财险公司中,除了1家新成立的公司实现微利外,其余32家全部承保亏损,如加上投资收益,也只有平安财险等2家公司的交强险业务实现经营微利。

在3大财险公司中,人保财险亏损33.2亿元,太平洋财险亏损2.71亿元,平安财险盈利0.48亿元。从简单赔付率来看,人保财险88%,太平洋财险78%,平安财险73%。从费用率来看,人保财险27%,太平洋财险30%,平安财险31%。可见,3大财险公司交强险承保全线亏损。

“说实话,如果不是保监会明令禁止拒保,我们确实不愿意再干这单生意了。”湖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据统计,2010年,保监会开出了11张对机构拒保交强险的罚单。

交强险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不盈不亏。为此,包括保监会在内的相关部门在制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采用了这样几条原则:一、满足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保障需要。二、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相适应。三、参照了国内其他行业和一些地区赔偿标准的有关规定。

可事实证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盈不亏的原则根本无法兑现。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无过错赔偿

交强险出台之后,饱受业界争议。而其费率的涨跌,则经历了诸多起伏。有市场因素,亦有市场之外的因素。对保险业有了解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在2007年首个年度财务报告出炉前夕,北京律师孙勇以“交强险每年有400亿元暴利,保监会、保险公司以及专家都是受益者”为由把中国保监会告上法庭。中消协也随之表态,希望由发改委参与主持交强险费用听证。

尽管之后保险行业协会以翔实的数据驳回了孙律师的结论,但“暴利说”的阴影在公众心头挥之不去。

2008年2月,在首年经营账面亏损39亿元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迫于社会压力出台了费率下调方案,各车型保费平均下调10%,医疗赔偿限额增加了25%,死亡伤残限额更是猛增近1倍。

如此少收多赔,导致交强险的赔付率在随后两年内上升30%。而且,交强险赔付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交强险赔偿金根据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计算,造成东部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