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推手加速保险中介洗牌

    未来几年247万保险营销员和2400多家保险专业中介的命运或许将被改写。
    7月末,一份《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各家保险机构征求意见。此前,这份征求意见稿已在各大中介公司流传了一阵子。
 7月下旬以来,包括上述营销体制在内的征求意见稿在内,保监会还陆续公布了对保险代理机构、经纪机构和公估机构等中介的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保险中介正在掀起自上而下的整顿波澜,市场化整合迹象越来越明显。
良莠不齐的保险中介
    风险投资商经纬中国的合伙人方元对保险中介市场的评价是:   “从业机构众多,行业发展极其零散,缺乏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具有全国运营能力和网络覆盖的中介机构非常少,大多数机构属于区域性中介,无法满足客户(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服务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众多机构缺乏资金实力,无法构建强有力的团险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展业能力受到限制,业务发展极易遇到瓶颈;存在违规操作、误导销售、资质不健全等不成熟的地方。”
    保险中介包括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前两者是保险中介的主要形式,虽然持牌的保险中介公司在中国发展已有10年之久,但保险中介发展速度缓慢,其中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中,90%以上是代理销售财产险业务,如车险、意外险、航意险。
    保监会数据显示,至2009年一季,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39家,兼业代理机构134591家,营销员2468672人。而来自保险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的保费收入99.69亿元,仅占全国总保费的3.04%。
    2009年一季度市场数据还反映出,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整合迹象明显。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中介机构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充业务机构,如泛华保险服务旗下的分支机构50%是通过对各地市场零散的中介机构整编而成。
 
保险经纪人试行承继制
    “对于保险中介来说,如果把握了清晰的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保险中介在中国市场就有前途和生命力,也会规避营销体制带来的风险。”华康的董事兼首席执官汪振武说,“我们对意见稿里改善保险营销体制的意见表示赞同。”
    华康成立三年来,坚持“自营店”形式而不是“加盟店”的形式,即全资开设分支机构,统一管理,自建队伍,以提供华康统一标准的管理和服务。据介绍,华康目前在全国70个城市开设的分公司都属于这种“自营店”,“所以我们在开业第三年已实现盈利,我们的个人寿险营销业务规模已排在若干个成立时间更早、投资更大的合资寿险公司之前。”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