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理面临洗牌 集团化发展成趋势
业中介机构许可证继续有效。注册资本达不到《三个规定》要求的机构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续的,其许可证有效期可延续到2012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仍达不到《三个规定》要求的,中国保监会不再延续其许可证有效期。”目前至少2/3的专业代理机构其注册资本低于200万元,2012年10月1日前只能选择增资或退市。从50万元增资到200万元或不是大困难,关键是面对多渠道的激烈竞争,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便增资到200万元,还难满足实现核心竞争力培养目标时,生存仍成问题,则只能选择退市。 二是市场诚信的维护与行业环境的净化。“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初,保监会发布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查处力度清理整顿保险代理市场的通知》,一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违背诚信原则,欺骗保险人、投保人的代理公司将被撤销。 三是法人机构的“洗牌”并不代表资源的灭失,一批机构将选择调整发展战略,以增资整合资源而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自2009年10月1日实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以来,一方面是2010年底1853家专业代理机构同比净减50家,在前10年的最后一年首次出现机构发展的负增长;一方面是至今11家全国性公司的产生及专属公司的产生,这些增资公司或新设公司的起点都在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甚至5000万元。2012年10月1日前专业代理机构注册资本全部都在200万元以上,不难预见,未来一年多时间里,将集中产生一批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全国性公司与专属公司。这批高起点的公司,将是风险投资的目标,也是风险投资的最佳机会。 2011年5月,保监会出台《保险中介“十二五”规划》,在阐述保险中介发展的基本任务与主要对策时指出:“十二五”期间,保险中介行业要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规模经济的转变,发挥规模经济在行业发展中的优势。 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时代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