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中奋进的都邦保险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业务品质明显改善、经营成本大幅下降、经营效益显著提高,今年1至5月份车险、财产险、意外健康险各大类险种全面赢利,公司一举实现扭亏为盈,这是都邦财产保险大力推进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的斐然成绩。 自2009年以来,都邦人追求内涵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公司经营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综合赔付率从2008年末的72%,降至今年5月末的59%;综合成本率从2008年末的127%,降至今年5月末的97.7%;2010年前5个月累计实现利润3239万元。 外延扩张 快速发展代价不菲 都邦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地位于吉林市,是我国首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册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后的两年内,迅速完成了全国32家分公司的战略布局,“跑马圈地”式的外延扩张,使保费规模急剧增加,并快速攀升至全国财险主体第12位。 据当时在都邦工作的员工回忆,成立之初,整个公司都处于亢奋的状态,每天都有“机构设立”、“保费突破”等捷报传来,上市似乎已近在咫尺。跳动上涨的数字背后,“保费万岁”一度成为公司的追求。 亢奋的背后,不乏冷静的声音,董事长王丽影在2007年2月的都邦保险全国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公司规模的大小,还应该看到,最终决定胜负的是我们的优良品质和扎实的经营基础。这恰恰也是我们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处。……”,“要树立不比大而比强,不比规模而比品质的经营理念”。然而,这种冷静的思维在创业初期弥漫的激情和亢奋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执行。随着公司的发展,初期经营思路上的偏差甚至为后来股东之间的分歧埋下了伏笔。 追求规模的快速发展让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机构摊子”的迅速膨胀,一味跟跑市场,盲目扩张,并把公司的所有问题都简单归为“成长的烦恼”、“发展的代价”,予以“正常化”。各种管理上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业务品质下降、费用成本超预算、赔付率超预算、财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导致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 2008年7月,公司综合成本率高达135.10%,公司面临较大亏损、偿付能力下降,为此,公司董事会及时对当时的经营班子做出了调整。一时间,年轻的都邦困难重重,都邦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调整思路 实施战略转型 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