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险企交锋:“狼”未胜“羊”

抗衡的底气和资本。在香港单独上市之后,友邦正在经历品牌重塑和业务重组。但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友邦保险的市场份额依旧在外资寿险中领先,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友邦的底蕴雄厚,但另一方面显示出其他外资寿险发展的乏力。

  金融危机使得外资开始重新审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策略。苏黎世保险的高管在回答境外媒体对于苏黎世集团参股新华人寿和设立苏黎世保险所获得的不同成果时坦言,从收益上看,参股中资保险确实取得一定成果,但外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并需要根据政策的变化边走边看。此言可谓道出众多外资保险的心声。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成为退出国内保险市场的先行者。改制后的光大永明人寿立刻实现业务的大发展,中方股东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再是“带着外方股东的镣铐跳舞”。纽约人寿、荷兰国际集团紧随其后也退隐。还有不少选择持股而不退出,如法国安盛之于金盛人寿、澳大利亚康联之于交银康联人寿。瑞泰人寿在经历多任股东变化之后也基本趋于中资化。

  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外资保险最大问题之一在于难以在全部职位找到合适的人,尤其是高管、精算人员以及分支机构和中层管理人员。员工流失率更是让他们头疼,有7成外资保险公司反映员工流失率在10%到24%之间。

  “保险业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有竞争才能发展,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外资能够把更多看家本事拿出来。 ”郝演苏指出。但面对众多外资从10年前的高调入市到如今的无奈退出或者股权稀释,对于国内保险业而言,是喜还是忧?保险业全面放开的宗旨,又达到了多少呢?这一切恐怕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和考察。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