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稳步提高
营销员增加 持证率提高 实现保费收入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201.49万人,比2006年增加45.68万人,增长29.32%。其中,寿险营销员176.7万人,增长28.42%;产险营销员24.79万人,增长36.1%。截至2007年底,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同比提高3.77个百分点。其中,产险营销员持证率98.55%,上升3.14个百分点;寿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9%,上升3.8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末,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保费收入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总保费收入的45.4%。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596.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97.71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和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1.53%和29.92%。2007年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业务收入444.15亿元,同比增长46.91%。其中,寿险营销员佣金收入为395.16亿元,人均年收入2.24万元;产险营销员手续费收入为48.99亿元,人均年收入1.98万元。 中介市场发展呈现5大特点 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稳步提高。2007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793.38亿元,同比增长29.39%,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2.34%,同比上升2.97个百分点。近年来,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67%稳步增长到2006年的79%,今年更是按年度统计首次突破80%,这表明保险中介继续发挥着保险销售主渠道的作用。 专业中介机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伴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专业中介机构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专业中介机构共计实现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全年实现盈利22053万元,同比增长104.74%,为历史最好水平。 保险中介市场进退秩序平稳。2007年保监会共批设34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74家终止经营。新设机构与退出机构比例约为2∶1。进退机构数量的相对稳定,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投资渐趋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准入、退出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 保险中介机构利用资本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保险中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中介机构也开始积极探求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发展瓶颈的途径。2007年10月31日,在境外注册参股国内20多家保险中介的泛华保险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16亿美元,是中国保险中介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第一次尝试。华康在获得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后,以寿险业务为核心,在全国10多个省投资设立保险代理机构,并推出了伙伴代理人制度与内外勤股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