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保险法律制度 破解执行难题

完善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分担风险,提高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降低执行案件的难度。造成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执行人缺乏执行能力,而其中有些案件完全可以通过事先保险的方式予以避免或缓解。交通事故案件是比较集中体现执行难问题的案件类型,交强险的推行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用车强制保险的覆盖率并不理想,一旦造成交通事故,农用车车主经常因不具备偿付能力而造成实际执行的困难。同样,在产品责任、环境侵权、专家责任等类型案件中,也面临着相同的难题。借助保险制度,上述问题都能够达到有效预防风险、提高偿付能力、降低执行案件难度的效果。

  再次,完善保险制度能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从根本上缓解执行难。从微观来看,某些具体的保险品种,如信用保险能够直接为被保险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并同时实现对交易对象信用状况的奖惩。充分了解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是防范风险的首要措施,但是面对广阔的市场,单个的市场主体经常难以胜任这一工作。保险公司作为信用保险的承保人,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在交易前提供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帮助被保险人决定是否交易及采取何种交易方式;在交易过程中随时通报交易对象信用状况的变化,帮助被保险人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风险。对交易对象而言,这一过程又是自身信用状况接受市场检验与奖惩的过程。他有可能因为良好的信用状况而得到保险公司的推荐,也可能因为不良信用记录而获得负面评价。从宏观来看,保险公司关于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是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用保险业务的良好开展,也是对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质推进。

  最后,完善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完成服务农村与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改革任务、预防执行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完善保险制度对于切实完成该任务意义重大。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工作在贯彻政府政策的同时需要控制金融风险,否则容易造成金融债权的回收风险与银行呆坏账比例的升高,同时引起执行难问题。涉及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信用贷款等融资方式之所以困难,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信贷资金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完善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配套保险制度,同时辅以政府在税收、保费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能够切实增强保证信贷债权的安全性,有效防止因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