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马上要续缴车险的黄小姐,最近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连续两周之内,她接到了同一家财险公司的三名不同业务员的销售电话,都向她表示可以和自己买保险,奇怪的是这三个代理人给出的报价都说打了7折但最后的价格竟然都不一样,弄得黄小姐一头雾水。
3个业务员一人一个报价
黄小姐表示,自己即将要续缴车险,但还没决定选哪家,近日有一家保险公司打电话给她,表示可以优惠,并且给了她一个4700多元的报价。不久黄小姐又接到同一家保险公司另一个业务员的电话,但给出的报价却不同。黄小姐很是奇怪:同一家保险公司怎么会派2个业务员联系自己,还没等她弄明白怎么回事,第三个电话又接踵而至,这次还是那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但不是之前和她联系的两位。这次这个业务员又给了她一个更低的报价,三个报价均相差百元左右但购买的险种是相同的。
可能是业务员让出了部分佣金
记者联系到一家财险公司的资深人士,该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出现同样的公司派出多名员工,很可能是公司电话营销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位客户。而至于不同的报价,很可能是业务员对于费率的计算理解有差别。
他以他们公司的费率举例,到底客户接下来可以享受多少优惠费率,决定于客户的三年平均费率和去年的赔付率和赔付次数。而整个费用是用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标准保费×优惠系数。这个优惠系数,又由多项组成,然后再相乘得到的结果。但是具体到每辆车都有不同的情况,千差万别,业务员对于优惠系数的构成理解也不一致,造成了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互不一样。但是他表示,就算是业务员的理解有问题,但是最终电脑后台是死的,由电脑按公示出单,所以最终的出单将会是一致的。
还有人表示,不同的优惠幅度,很可能是业务员为了做成生意,自己“让”出了本该由自己拿的部分佣金。人保公司一位业务员告诉记者,这种可能性相对小一些。因为车险这块业务大部分公司都在亏损,保险监管部门不得不将财险公司给中介支付的手续费空间给“压缩”了,以减轻保险公司的负担。以南京一保险公司的十年经营来看,十年来,只有去年和今年略有盈利,而综合起来,还在亏损当中。而亏损的保险公司也不能随便倒闭,就只能一边新增保费,一边以延迟支付的方式来维持。所以“以前能达到15%的佣金,但是现在人保、平保、太保被压缩为10%,其他保险公司被压缩到了12%。”这就意味着,如果业务员要让利给消费者,必须从自己的佣金里面再掏出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被压缩后,空间会更小一些。
而保险协会的财产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出现这个原因,他更倾向认为业务员让出了自己的佣金。因为出单系统一致,出现差异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有规定不允许业务员这么做,但还是有一部分业务员在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