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车险盈利三年最早年底上市

续三年盈利的法宝。

  根据天平车险2009年报,保费收入19.06亿元,较2008年增加64.3%,净利润达到1.38亿元,较2008年大增961.54%。

  一位车险中介人士表示,赔付率与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密切相关,一般财产险公司都可以根据大数法则,测算盈利点,计算优质和劣质保单。“天平车险尤其鼓励开展优质保单,放弃承保风险高的车型和险种。”

  “这些年放弃的保单已很难计算。”天平车险已经离职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

  这也是天平车险控制扩张规模,谋求利润的主要手段。“一些新公司入市便急于规模扩张不同,天平建立初便确定效益为王和3至5年盈利的目标,做了上市的目标预期。”上述人士告诉表示。

  2009年,虽然保险公司车险赔付率和费用率双双下降,但上海车险依旧没能走出亏损的尴尬境地。据上海保监局统计,去年全市车险保费收入89.76亿元,同比增长16%;业务承保利润率为-6.02%,亏损金额仍高达数亿元。

  而刘益谦组建天平车险,不是为了走高投入拼规模的老路,而是通过创建盈利模式,打造产业链,且保持盈利底线,“一上来就越过保险,盯住了资本市场”的目的也显而易见。

  尽管上市获批日期还没有结果,但东北证券分析师邵振华已经测算相关消息给与天茂集团的盈利预期,他说:“按2009年30倍市盈率估算,这部分股权的市值折合每股1.2元”。

  面对车险行业的不景气,天平保险当初为何“逆流而上”?很多人都疑惑不解。

  5年后,天平保险面对疑问,坦然“交底”。天平保险董事长胡务为记者解释,天平保险选择的底气来自三方面:对车险市场前景的把握、经营模式的胸有成竹和把车险做精做细的决心。

  车险市场自1998年以来,一直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车险业务成为产险公司的“吃饭险种”。在快速增长的汽车消费量带动下,车险具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来源。

  天平保险在对上述情况调研摸底的同时,也对国外GEICO、PROGRESSIVE等成熟车险公司深入研究,找准汽车保险的细分市场,定位独树一帜:做全方位汽车安全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与汽车相关的一揽子保险计划和超越传统理赔服务的全方位汽车安全服务。

  不过,这些外部环境尚不能成为竞争力。打铁还要自身硬,天平保险选择的“基于非核心业务外包的低成本”经营模式是推动其成功、让车险体现出价值的“关键点”。

  天平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将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