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产险上海查处重点案件打击骗赔

 

  近期,上海太平洋产险打击“三假”工作取得突出进展,以符合自撤条件的疑点案件、远程定损疑点案件、警方事故证明疑点案件等作为突破口,重拳打击了骗赔人员的嚣张气焰。

  自去年10月起,上海太平洋产险设立了疑案调查岗,抽调了一批车险理赔和调查骗赔案件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重点对索赔单证中的互碰自撤记录书进行调查。通过分别询问被保险人和第三者,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损失状况,与上海市其他保险公司加强联系,自主建立了查询网络,加强了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等方式,有效地抑制了此类骗赔案件的发生。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公司理赔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发现此类骗赔者常用以下手法扩大损失进行骗赔:将坏零件装在客户送来保养的车辆上,偷梁换柱,故意制造事故;对损失不大的待修车辆,通过撞击固定物等方式,扩大损失;利用事故车辆移花接木再次报案。例如某车辆追尾前车,车损较大负全责,骗赔人员常利用与被追尾相仿的车辆(一般是大型货车),并与他人勾结起来,制造前车变道负全责的假案。对保险公司来说,只有加大现场查勘和复勘的力度,才能有效地遏制此类案件发生。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在车险骗赔中还有一种情况。由于保险公司承保系统计算折旧后的实际价格大大高于二手市场和协议购入价,骗赔人专门购买进口老旧车或以签订购买协议的方式购入不能过户的老旧车辆投保,更有甚者利用出租车更新快的特点,购买淘汰的出租车辆投保。并在投保后较短时间内制造较大的交通事故,或引发自燃,或选择偏僻的山区、农村制造异地险情,之后向保险公司报案骗取大额赔偿。

  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某车主利用其曾在公估公司做过查勘员的经历,从杭州二手车市场购入一辆登记日期为1995年的标致505轿车,在上海太平洋产险投保车损险,保额13.5万元,但实际车辆价值只有4.5万元,并于夜晚在郊区撞树致车辆全损。接到理赔申请后,上海分公司认为事故嫌疑较大,要求对方提供二手车交易发票,对方以保险公司刁难被保险人、不诚信等理由,投诉至消保委、同业公会、保监局等机构,始终拒绝提供发票。最终在杭州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太平洋产险终于查到车辆实际交易额为1.2万元的证据。在事实面前,嫌疑人不得不承认骗赔的事实。

  此外,在有些骗赔案中,投保人将车上的人员伤亡编造成为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人伤事故,甚至将建筑工地工伤人员谎称是交通事故第三方,并且伪造伤者收入证明、被抚养人户籍等资料,向保险公司骗取赔偿金。

  今年上海太平洋产险查获了一起典型的专业公司勾结行政执法的有关人员,共同欺瞒事故受害方和保险公司,从中捞取不义之财的案件。上海某环卫公司的一辆环卫车在投保车险后很快便将索赔权益人改为一家汽车技术服务咨询公司。该车于2008年11月发生交通事故,致2人死亡,肇事车辆负全责。今年1月索赔权益人向公司提起索赔。此案由上海交警队事故科调解结案,调解赔偿金额101.5万元,上海太平洋产险核赔金额90万元。核赔员在案件处理中得知肇事方已与受害人签订一份赔偿金额为57万元的协议,后经辗转至四川等地调查取证,查实受害方实际获得赔偿款为57万元。在事实面前,该汽车服务咨询公司主动要求此案以57万元结案。

  上海太平洋产险表示,打击“三假”,需要各保险公司加强合作,不断强化防范骗赔机制,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