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巨亏325亿 财险行业乱象丛生数据造假风行
一位财产险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曾经对某财险公司随机检查61份保单,1份无法核实,50份正副本不一致,即业内通常所说的“阴阳保单”,涉及保费幅度大约在20%,只有10份保单信息基本准确。
有些公司经营理念失之偏颇,只讲市场规模。把成立多少家支公司作为炫耀的资本,抢市场、扩规模、占份额,而没有适应市场的策略和政策。
在今年初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对违规严重、影响恶劣的公司,依法严肃处理。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63家财产保险机构接受了现场检查,检查率达到15.25‰,一批保险机构受到了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撤换高管、罚款、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许可证等。
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保监会在7月下旬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公布,截至2008年6月底,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为12家,比年初增加2家。同月,保监会财产险部向大地财险下发了《关于切实改善偿付能力状况的通知》函,大地财险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等5个省市的非车险业务被勒令叫停。
吴定富表示,当前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同时也是保险业的矛盾凸显期。主要有三个矛盾:一是日益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和保险业有效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相对薄弱的行业基础之间的矛盾;三是行业发展和人才队伍现状的矛盾。现在保险从业人员有200万人左右,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近百家。这支队伍在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金融危机大考
一个矛盾凸显、问题重重的金融行业,哪怕是一个原本微小的问题,也可能被国际金融危机在瞬间放大。
第一季度,由于去年年底中国股市走低,收益率下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小波动,但借着牛市的余波,加上投资账户的稳定表现,投连险产品销售异常火爆。于是大量的资金从股市转向了保险市场,导致第一季度保险收入大幅上涨。
第二季度,受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影响,中国股市持续走低,资本市场震荡不安,投连险收益节节缩水,甚至出现亏损。保险产品收益率无法达到投资者的期望,继续购买投连险的热情消退,甚至出现了退保现象。
第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呈下降趋势。由于保险公司面临的投资环境持续恶化,投资收益不断下降,投资型产品风光不再。经济下行担忧进一步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减弱。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了保险投入。“全国财产保险的收入较上一季度减少了17.72%。”一份行业报告呈上这个无法令人满意的数据。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