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兴起的保险信息化变革

过程。

  (1)从手工到自动化

  大型机和个人计算机时代重点关注的是信息处理,旨在提升信息处理速度。这一阶段保险信息化的重点是完成从手工业务处理到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演变,注重的是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操作成本的降低,通过开发各种系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应用对保险价值链的全覆盖。由于这一阶段是企业信息化的初始和普及阶段,IT被动满足业务需求,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系统和数据分散建立、缺乏有效集成。

  (2)从自动化到集中化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如何将每一台电脑上的海量信息快速传递出去,以使得信息能与其他电脑共享,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互联网将分散的计算机连在一起,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处理节点变得互通互联,信息能够快速的传递和充分的共享。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给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信息有效共享带来的价值让保险企业充分认识到:之前系统和数据分散建立形成的信息孤岛使得信息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能帮助保险企业有效打破地域的限制,在实现资源集中化管理、提升规模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为分布全国的业务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保险信息化逐步从自动化阶段步入集中化阶段。这一阶段,保险企业开始了数据集中的历程,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确定了与之相适应的集中模式,并通过数据中心建设、数据迁移等工作逐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与此同时,在业务发展上,这一时期国内的保险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客户和保险单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使得保险企业在推动集中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对服务流程的改进,对风险管控的强化。

  云计算与保险信息化变革

  跨入21世纪后,全球互联变得越来越紧密频繁,互联应用也日益增多,在线交流工具、网上零售社区、网络银行等新型服务模式在深刻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产生和流转。据统计,全球信息总量每过两年就会增长一倍,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字节(数据来自IDC发布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这个数据量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以馆藏1900万册书籍和其他印刷出版物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标准,1.8ZB字节相当于1亿座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信息量。追本溯源,这些海量信息是为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产生,反映的是社会各种群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对于社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