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新政规范中介发展
网销的资格门槛和技术要求,是对中介的网销风险防患于未然,其根本目的还是规范中介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注册资本1亿元及以上的保险中介机构比较少,因为根据监管的要求,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所以很多保险中介机构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能满足《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试行)》要求的只有泛华保险、大童保险、华康保险等寥寥几家。 “目前监管机构并没有审批过保险中介服务集团,政策的出台也为下一步审批做准备。”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也就是说,在美国注册的泛华保险服务集团虽然在国内拥有50多家保险代理、经纪、公估等机构,但并没有通过保监会的审批。根据新规,泛华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在第一时间注册申请,力争成为国内第一家保险中介服务集团。除了泛华外,平时以“集团”自称的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保险中介集团,也要重新注册申请。保监会负责人指出,支持有实力的保险中介机构成立集团公司,同时要理顺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把控风险传递。 也许仅仅出台两项新政并不会给保险中介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正如业内专家所言,“通过提高注册资本规模,鼓励集团发展模式,确实可以通过壮大资本实力来规范企业的经营秩序,将一些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的短视的代理机构清理出市场,改变中介市场鱼目混杂的现状,从而实现全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保险市场的产销分离。” 发展仍需突破瓶颈 相比发达国家保险中介,我国保险中介起步晚、规模小、分布散,在经营理念、体制机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年以来,保险中介成为保监会监管的重点对象。保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保监会共对103家各级保险机构中介业务开展现场检查;围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先后在山东、厦门、广西和广东召开四次现场座谈会,并下发《关于做好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后继处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大规模清查也凸显了保险中介市场诸多问题。 尽管我国保险中介尚不成熟,但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保险中介企业,尤其是以达信、韦莱等为代表的外资保险经纪和依托股东优势,某个行业或领域作为切入点的国有大型经纪公司等等。而在代理行业,也涌现出一批以泛华、华康、大童为代表的全国性的代理公司。而事实上,保险中介市场的业务规模从2005年底的3596.73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