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盈亏透视公司经营水平

来源:中国保险报 □本报记者 张春生

 

 

    6月29日,26家经营交强险的公司向社会公布了2008年度交强险业务情况,其中10家公司实现盈利,16家公司则显示亏损。这些数据都经过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各会计师事务所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国保监会也已经依法对相关报告进行了审核。

 

    在实现盈利的10家公司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稳坐利润头把交椅,2008年交强险经营利润达20.11亿元。从承保规模看, 该公司也是第一,2008年保费收入214亿元,占交强险总保费的38.7%。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盈利4.399亿元和3.80亿元,两家的承保规模分别为58.8亿元、55亿元。在亏损的16家公司中,有老公司、也有新公司。其中,某个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已累计亏损13亿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有关负责人分析,造成各公司交强险经营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差异。由于各公司经营规模不同,产生规模成本或规模效益的差别,因而造成费用率的差异,比如有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其交强险经营的综合费用率在2008年达到92.23%;

 

    二是地区差异。由于各地交强险经营结果不同,各公司分支机构在分布区域上不同,会造成利润差别;

 

    三是结构差异。各公司交强险销售渠道不同,造成承保车型的结构不同,从而导致经营结果差异。

 

    四是投资差异。各公司对交强险可运用资金的投资策略不同、投资能力不同,造成投资收益存在差别。从全国的情况看,两年半交强险累计承保亏损37.4亿元,但因为有投资收益44.3亿元,结余合计6.9亿元。2008年度实现经营利润17.6亿元,其中投资收益有7.3亿元。

 

    五是管理差异。该负责人指出,个别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记者认为,所有的差异中,管理差异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政策性业务,交强险的展业成本远远低于商业三者险,如果真正做到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做好服务,严控风险,盈利并非完全不可能。像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并不大,业务规模也不大,其2008年的交强险保费规模不到5亿元,但其承保收益就达到1261万元,加上分摊的投资收益593万元,当年盈利1854万元。

 

    提高盈利,投资不可少,承保利润也同样不可忽视;而要提高承保利润,成本控制就不能忽视。事实上,从交强险运行的第一年开始,其经营成本就被大众再度质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交强险全年保费收入507亿元,实际赔款支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140.7亿元,保险公司业务及管理费用超过91亿元,占比达18%。在2008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总体来看,交强险的成本还是太高。”2008年,交强险各项经营费用177.3亿元,费用率31.7%,比2007年下降了7.4个百分点。其中,保险公司交强险业务及管理费用120.5亿元,业务及管理综合费用率为21.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的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一费用水平低于商业车险的费用率,也低于强制保险政府代办制模式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虽然2009年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人身赔付标准提高,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年内可能出台,加之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到交强险承保利润,但无论如何,本着健康经营、持续经营的原则,将交强险扎扎实实地经营好,还需要全行业的努力,也需要保险监管部门强有力的监管。

 

    记得在2006年交强险开办之初,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经说过,取得交强险经营资格的公司“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于经营过程中市场表现不佳、发生违规违法的公司,下次就从这个名单中剔除”。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