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亏损为何仍有保险公司违规降价

 作者:宋怡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实行的是统一条款和费率,并受到“不盈不亏”原则的限制。因此可以说保险公司自主开发产品的权利并不存在。保险公司仅仅可能通过加强管理、节约成本实现盈利。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在交强险业务两年半的经营时间里,承保业务亏损了37.4亿元人民币,靠投资受益使交强险达到微利。但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业务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三大巨头占据着交强险的大半江山,并且这三巨头都是盈利的。他们实现盈利的共同原因之一,在于经营费用明显低于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经营费用率(经营费用合计/已赚保费合计)都在40%以下,甚至人保财险低至了32.7%。所以在交强险业务上越是成熟的,经营管理能力越强的大公司越有可能实现盈利。
  近日,中煤财险因为违规调低交强险费率被保监会警告。在交强险经营巨亏37.4亿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又违规降价,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还是目前交强险经营模式所致。
  小保险公司在爆亏的情况下是否会放弃市场?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是目前我国唯一强制购买的产品。如果放弃了交强险市场就意味着放弃了跟车险相关的产品市场,所以任何公司都不会放弃。再加上交强险的价格和手续费是统一规定的,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哪里买都一样。小保险公司为博得生存空间,因此涉险违规降价吸引客户。
  针对交强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位资深保险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既然采取商业化的运作,费率就应该由市场决定。但是考虑到交强险的社会责任,费率完全浮动并不现实。但是可以在条款、保额、优惠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各保险公司经营的交强险业务以现行的费率为上限,做出相应的浮动,以赢得市场空间。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紧抓交强险偿付能力风险。
  此前有分析指出,现行交强险的运作方式赋予了保险公司太多的社会职责,有可能使得某些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些为政策所不允许的方法。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消费者买保险主要关注两点,一是费用,二是服务。与一些大保险公司相比,小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点还不完善,品牌还不为公众认可,所以降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也是唯一可以与大公司竞争的手段。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