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均认为见费出单程序太繁琐
文/刘欣 来源:汽车007周报
车险一直都是有车一族关注的焦点,它在消费者每年的用车成本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由其产生的各类纠纷更是从未休止,车辆理赔的透明度不够、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告知义务不对等、时不时传出的骗保新闻、保费折扣的飘忽不定,都让消费者对“车险”两字又爱又恨。时值2008年底,本报再次关注近期热点车险话题,希望能给消费者更多的帮助。
12月8日,实施时间被一拖再拖的上海地区车险“见费出单”终于落定。购买保险时,车主可刷卡付车险,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避免了之前保险公司多坏账的尴尬。但在该政策实施半个月来,一些保险中介和汽车经销商却反映,此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弊端。
4S店:办理时间增加遭抱怨
对经销商来说,原本可以在一天内完成的手续,由于执行“见费出单”延长了手续办理的时间,遭到多位客户的抱怨。
一位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车主多以现金或是支票方式将费用支付给经销商,随后经销商向保险公司确认保险内容并打印保单,而此时,这笔保费保险公司肯定没有收到,一般都由经销商暂时保管,甚至客户可能连钱都没付。“以前,如果客户要求我们办理临时牌照,车主当天缴费,保单当天就能出具,仅用一天就能办齐所有手续。”该经理表示,由于见费出单的实施,办手续的流程时间翻了2-3倍。
“现在收到现金后,都必须派专人将这笔钱先打入银行,再转至允许刷卡付费的相关银行账户上,才能顺利做到刷卡出单。”该销售经理表示,如果遇到一些用支票支付费用的客户,整个流程还要更长,从而引起客户的不满。
保险业务员:成为最具风险的环节
为了更多的业务量,一些保险业务员将原本属于保险公司的风险无奈压在了自己身上。
经销商在实行见费出单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操作“难题”,让保险业务员不得不想尽一切手段来“善后”。毕竟汽车经销商大多都是保险公司的大客户,拥有许多客户资源,对于他们“见费出单中资金周转时间长”的抱怨,一些保险业务员只能自行垫钱给保险公司,再去经销商处“结账领钱”。
记者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务员处了解到,经销商在操作保单时希望能够尽快出单,就会有一些保险公司业务员为招揽客户走偏路,先用自己的银行卡为车主支付保费,保证正式保单能够尽快出具,随后再去4S店领取那些被垫付的保险费用。
如此一来,原本保险公司承担的坏账风险,在实施见费出单后就转嫁在保险业务员身上。一旦客户反悔不愿支付保费,或是经销商出现什么纰漏,那么保险业务员自己支付的保费就打了水漂,很难收回。
保险中介:管理成本被迫增加
见费出单的实施,令保险中介在操作中增加了额外的步骤,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
车险部分实施见费出单,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业务员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保险中介公司的管理成本。一位长期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负责人表示,目前见费出单的流程是先由保险公司开具付费通知书,车主凭此付费后出具正式保单。该负责人表示,见费出单在无形中增加了保险中介公司的运营成本。
而保险中介的成本上升,直接受影响的还有消费者。众所周知,保险中介公司的保费折扣一般较大,然而现在成本上升,势必就会影响到车主购买车险保费折扣的多少。此外,保险中介公司也遭遇到和汽车经销商相同的资金转账手续麻烦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实行刷卡付费的只有两家银行,普及网点相对较少,导致保费最终到达保险公司的时间被延长。
记者后记>>>
对于见费出单,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或褒或贬。不过,对于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还是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毕竟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之初,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可否认,见费出单的出现,还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它能够防止不规范的保险中介挪用或私吞保费,消除车险保费的应收问题。对车主而言,保险公司拿到了保费,就不会在理赔时再发生扯皮问题,把“没收到保费”作为不予理赔的借口。
|
查看所有评论